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95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无数文武大臣已经后悔了,投降了竟然还要这样,早知道就跟明军拼命!
空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大明的文官武将。
李彦仙好笑道:“总督这么做,接下来几年恐怕叛乱四起。”
“那就要仰仗各位将军了,”赵鼎解释道,“陛下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彻底整顿西夏之地。狠狠把那些世家豪族打断骨头,尤其是那些部落酋长,分割他们的田地牧场给平民。现在如果不治理,用不了二三十年,那些酋长势力又会壮大,到时候朝廷还怎么收税?文官哪能跟本地酋长角力?”
邓春问道:“要在西夏故地驻扎重兵?”
赵鼎说道:“三万驻防军,两万野战军,家眷也要迁来。给他们分配最肥沃的土地,在宁夏牢牢的扎根繁衍。这些军队,主要从陕西调派,那里今后不再是边境,内阁和兵部决定减少陕西兵额。”
李彦仙笑道:“这个好办。城外多的是陕西兵,让他们留下来就行,回头再把他们的家眷送来。”
“这些就劳烦各位将军了,”赵鼎拿出一份兵部公文,“上面有具体的驻兵地点和相应兵额,一些民夫也要留下并迁来家属。接下来两三年,必定叛乱四起,趁机再狠狠的杀一批!今年这场仗不是结束,仅仅才是开始。”
第967章 收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焉支山下。
删丹马场已经被搬空了,别说马匹,就连牛羊都不剩。
吴玠在凉州杀酋长、牧主、田主的消息,已经传到甘、肃二州。吓得那些想投降的西夏文武,被迫拧成一股绳拼命。他们还对底层军民说,明军所过之处必然屠城,想要活命就必须死拼到底。
在焉支山东南方的平坦谷地中,一支大明运粮队正在被围攻。
敌人是从焉支山东侧绕来的,那里路途较近但崎岖荒凉。而吴玠大军的前进路线,是走焉支山西侧的删丹马场过去。
这个运粮队有数千人,其中五百为驻防军,剩下全都是运粮民夫。
他们把四轮车、独轮车围起来做屏障,牲畜驮运的粮食也垒在外围,已经跟敌人交战了两个小时。
民夫死伤近千,大部分是被箭射的!
西夏骑兵也死伤惨重,不但五百明军带着弓弩,就连一些民夫都配有弓弩。这些民夫来自河湟,其中还有不少是流放犯,农闲时候必须参加军事训练。
“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大明这边欢声雷动,他们终于等到援军了。
但来的只有二百骁骑,而西夏那边却有三千多骑。
“杀过去!”
双方将领同时下令。
西夏那边的将领叫仁多明义,出自凉州大族。西夏修筑的仁多泉城,就是以仁多一族来取名。
吴玠攻破凉州城时,仁多明义带兵跑了。
但他的那些兄弟,他族中的田主牧主,却在投降之后被吴玠砍头。有几个族人逃去甘州报信,气得仁多明义立誓报仇,因为吴玠的杀降行为太不讲道理!
这厮有血海深仇,来援的明军将领同样如此。
吴玠麾下,有两员大将。
一个叫王俊,军中绰号王开山。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听他这绰号就知道是什么人物。历史上,吴玠害怕王俊投降金国,直接把刚成年的女儿,嫁给已经快三十岁的王俊。
一個叫杨政,吴玠的老部下、老伙计。
吴玠中前期打的所有胜仗,杨政都全程参与,并且执行最艰难和危险的任务。历史上,杨政跟金兵作战,九战九捷,正面厮杀从无败绩,撒里曷就是他带兵打哭的。
而且,杨政属于政军全才,治民也非常有一套。
可惜被南宋魔幻《夷坚志》黑得太惨,书里说他残忍嗜杀,就连家中姬妾也动辄剥皮。
“西夏蛮子,还你爷爷命来!”杨政手持长枪一马当先。
他的父亲杨忠,就是在北宋末年,跟西夏作战时阵亡,听说身中数十箭而死。
杨政是主动留下来的,率两千骁骑,负责保护从凉州到甘州的粮道。他把两千骁骑分为十队,一人双马沿途来回巡逻,遇到西夏就直接冲上去。
这已经是第三场战斗。
西夏兵不敢跟明军主力正面厮杀,总是派出骑兵来袭击粮道。
只见两百大明骁骑,朝着三千多西夏骑兵猛冲而去。
这么一点敌人,杨政还没放在眼里。历史上,他经常带着步兵直冲金国骑兵,全军使用大斧和长刀砍马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