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泰明的子孙,高泰运的子孙,高升祥的子孙……个个都有地盘和军队,个个都不服高量成。他们趁着高皇后死了无嫡子,各自选择扶持一位皇子,既帮皇子争夺帝位,也为自己争夺高氏家主之位。
“陛下,公主此次大婚,高氏各支一个都不来,只派人随便送了点贺礼。”负责送公主出嫁的太监回来禀报。
段誉愤怒至极:“一个都没来?”
太监回答:“都没亲自道贺,以各种理由推脱。有称病休养的,有要镇压乱匪的,反正都没有露面。”
“我知道了。”段誉深吸一口气,让太监暂且退下。
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他甚至不敢把多余的儿子杀了,或者让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去出家。因为每个儿子身后,都有一个高氏势力在支持,胡乱动手很可能把那些人逼反。
高量成在高氏当中,确实是实力最强,但扛不住其他高氏联手啊。
思来想去,段誉决定不管了,把国政彻底交给高量成。
等高量成能够控制局面了,段誉就打算退位做和尚。
如果高量成一直无法控制局面,那段誉就稀里糊涂的继续做皇帝。爱谁谁,说不定能把儿子熬死几个!
前提是,没人铤而走险。
段誉甚至决定不再出皇宫,免得在大街上遇到刺客,他可不会什么六脉神剑。
第1003章 高丽之事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转眼已是大明复兴中华十年,西元1142年。
西北地区连续多年春旱,终于在今年得到缓解。虽然还是有点小旱,但终究下了几场雨,让人们看到一丝风调雨顺的希望。
连皇帝都躲在宫里不敢出来的大理国,依旧维持着混乱而稳定的统治。
虽然非常乱,但乱得大家都不敢动手。
高氏内部也不敢互相攻打,因为还有其他几个大族。若是高氏内耗太严重,其他大族趁机发兵,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大理没爆,高丽却快要爆了!
高丽国王依旧是王构,两度惨遭软禁,三次铲除权臣,至今也才三十三岁而已。
王后任氏。
国丈任元厚,兼任国相。
如今的高丽国内,世家门阀控制全国,把寒门和武将压得抬不起头。矛盾已经在爆发边缘了,门阀之间却又掀起内斗。
国丈任元厚的老家在全罗道,也就是朝鲜半岛的西南角,跟济州岛隔着海峡相望。
这里虽然也有港口跟大明做生意,但贸易量远远被西海道甩开。而中日贸易虽然也路过全罗道,但都是在济州岛中转停靠。
因此,基本盘在全罗道的定安任氏,只能在海贸当中吃点残羹剩饭。
而出过多位国相和皇后的海州崔氏,家族势力正好在贸易极盛的西海道。
通过十年海贸发展,海州崔氏的实力飞速壮大。
当初提兵进京,剪除叛逆的金氏,反而被两家联手打压,如今已蹦跶不起来了。
开京。
海州崔氏,仁川李氏,两大门阀正在密议。
仁川李氏的李资谦,正是王构干掉的第一位权臣。
权臣虽倒,家族不倒。
并且,崔、李两族世代联姻。前者挨着第二大港,后者挨着第三大港,联手把持着来自大明的海贸利润。
至于第一大港,自然是开州港。
开州是高丽首都,那里的港口利润,可不能归某一家,都是大家一起分润。
“任元厚欺人太甚了!”李之元大怒。
崔允仪叹息:“唉,他是国相,又是国丈,官员还不是随便他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