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0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这里虽然没有被攻破过,但以前的宋军攻破过其他寨堡,都是抢掠一番就在入冬之前撤军。
果不其然,明军很快就走了。
但走的是明军主力,由于此地是董彦博老巢,林冲留下了三百驻防军和八百民兵。
董彦博只能继续躲在山里。
熊扬祖却是被留在此地,军官还带着他们挑选田产,时不时的结队去附近山岭熟悉地形。
负责统领他们的军官说:
“有妻儿的,官府明年会把你们的妻儿接来。还没娶妻的,自己去被俘的蛮女里面挑。只要你们认为养得起,每人最多可以挑两个。”
“明年开春,官府还会送来农具、耕牛和种子。”
“你们这八百民兵,散去附近各处河谷。每一百人组建一个村子,每个村子给四头耕牛。村民的房子不要隔得太远,遇到敌情才好应对。我会教你们建简易墩台,用竹子很快就能搭建。每村都多建几处,遇到敌人立即往最近的墩台跑。”
“没被处死的蛮夷,官府会带走一些去挖矿,给你们腾出更多土地。剩下一些,则跟其他部落对调迁徙,让逃进山里的蛮酋不能再召集旧部。”
“记住,还有贼寇逃进山里,随时都有可能杀出来。你们时时刻刻都要当心!”
“我会在这里陪你们半年。半年以后,什么都要靠伱们自己。”
“你们的土地,五年免税,三年半税。今后朝廷还会流放罪官过来,开设村塾教你们的孩童读书,说不定这里可以出一个状元呢。”
“等驿站建成,你们也可以给家里写信,把信送到驿卒那里就行。五年之内,驿卒给你们送信不收钱……”
黄昏时分,秋风萧瑟。
熊扬祖坐在陌生的山谷里,望着对面陌生的山岭,仿佛自己在做一场大梦。
他从小到大,只去过两次绵竹县城,平时都在村子里或镇上。
稀里糊涂被强征为民兵,稀里糊涂又在这里安家。
昨天还选了一个蛮女为妻,估计今后一辈子都要在此度过。
他很想家!
第1024章 两国皇帝之间的私信
林冲镇压川西蛮夷叛乱之前,漠北也在打一场大仗。
蒙古首领合不勒汗,克烈首领杯禄汗,联手出兵七万北击蔑儿乞部。
蒙古、克烈联军顺利攻占贝加尔湖东南区域,蔑儿乞部再次逃进密林打游击,并且不断迂回突袭或者伏击联军。
联军的伤亡越来越多,却始终找不到蔑儿乞部主力。
就在这时,八剌忽部突然背后捅刀,伏击了正在转移的蔑儿乞部。
八剌忽部以前是柔然的分支,居住在大兴安岭西麓。这几十年不断北迁,竟然迁徙到贝加尔湖的东北部。
他们之前帮着蔑儿乞部劫掠克烈、蒙古,这次却是被克烈、蒙古给收买了。
合不勒汗与杯禄汗各拿出一些财货,都是跟大明贸易所得的铁锅、食盐、布匹。
如果放在大明,这些财货也就值一两千贯。但八剌忽部穷得叮当响,轻轻松松被联军利诱,毫无心理负担的背刺盟友。
三方合力,夹击蔑儿乞!
蔑儿乞部损失惨重,只能逃到更偏僻的山林之中。不但被掳走许多人口和牲畜,还彻底丧失贝加尔湖周边地盘。
八剌忽部由此实力暴涨,几乎把贝加尔湖变成自己的内湖。
贝加尔湖南部地区,则被克烈部和蒙古部瓜分。并且双方在分赃的时候,围绕着地盘、人口、牲畜等战利品,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冲突。
虽然彼此的首领都很克制,但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克烈部与蒙古部又要打仗了!
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垮,那么曾经的盟友就是敌人。
当然,暂时还打不起来。
毕竟大家互为盟友一起出兵,如果在撤军之前就开战,传出去实在是过于难看。
克烈部、蒙古部、八剌忽部三方首领,在贝加尔湖岸边斩青牛白马会盟。他们结拜为安达,严格划定彼此疆界,约定任何一方都不准越界,否则另外两方必应誓共击之。
最为弱小的八剌忽部,其实就是个会盟的添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