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8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喀喇汗国的国王战死,其在喀什集结的东线部队,也被佛教联军打得全军覆没。
其西线部队当时在中亚(布哈拉)作战,统兵大将正好歼灭宿敌萨曼王朝的军队。这位喀喇汗国前线统帅,顺势上位成了新国王,并带着大胜而归的喀喇军队,以及中亚多国仆从军回师反扑。
于阗国王大惊失色,连忙派使者四处摇人。
盟友们都没有撂挑子看戏,不仅高昌回鹘派来军队,归义军也派来了步兵,甘州回鹘派来了骑兵,甚至连吐蕃各部都派兵支援。
从河湟谷地,到河西走廊,再到哈密、和田、吐鲁番,各大势力迅速团结到一起,跟沙漠教的军队在喀什展开决战。
佛教联军的装备较差,尤其是吐蕃军队,连铁甲都很稀少。
而沙漠教军队的盔甲和武器,却来自怛罗斯、撒马尔罕、伊斯法罕、布拉哈、加兹尼、赫拉特等地的工坊。而且,他们的战马极为神骏,对佛教联军形成全面碾压。
高昌回鹘、甘州回鹘的骑兵部队,在损失惨重之下,率先抛弃盟友退出战场。
吐蕃骑兵也跟着逃跑。
于阗和归义军的步兵,在失去骑兵配合之后,迅速被沙漠教军队包围。
于阗国在几年后覆灭。
高昌回鹘勉强自保。
归义军因为死伤惨重,导致内部派系失衡,继而发生兵变自相残杀。甘州回鹘趁着归义军内乱,想要扩张地盘,很快就跟归义军打起来。
与此同时,受到迫害的于阗各教僧侣,有很多逃到沙州这边,逢人便诉说沙漠教的残暴。
不仅仅是佛教信徒,在沙州的其他各个宗教,都仿佛感觉末日即将降临。他们不知道高昌回鹘能否挡住沙漠教扩张,也不知道归义军和甘州回鹘要打到什么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把佛教经卷藏进石窟密室就可以理解了。
那一次西域大战,白白便宜了西夏。归义军和甘州回鹘都一蹶不振,导致西夏能够非常轻松的夺取河西走廊。
……
开春雪化,画家们返回洛阳。
敦煌遗书加上他们的临摹画作,足足装了二十多车,一路上军队护送着前进。
“那些是什么?”
周琮掀开车帘,指着远处的草方格。
负责护送的军官说:“草方格,又叫上皇格。最初是太上皇派出劝农官,在银川府周边的沙漠边缘,用稻草扎出一个个格子,说是可以防止沙丘推进。”
“有效果吗?”刘存中问。
那军官笑道:“稻草可以用来喂牲口,刚开始农牧民都不愿意,也都不相信。官府强行推广了三年,挨着沙漠的农牧民发现真有用处,就在闲暇时候主动去扎方格。也不止是草方格,在没有稻草的地方,还有用灌木树枝来扎的。去年开始在河西走廊推广,估计今年就要传到沙州了。”
周琮在沙州临摹壁画好几年,自然知道其中利害,惊叹道:“若真能阻止沙丘侵蚀农田和牧场,太上皇此法可名扬千古矣!”
大明推广的草方格,并没有强行规定在格子里种树。
只是把方格扎起来而已,如果有杂草、灌木种子,经风吹或动物携带落到格子里,条件适合就自然而然的进行生长。
仅在那些取水相对方便的沙漠边缘,官府才会安排军民去种树。
牧民和农民也愿意种树,因为官府给出了承诺:只要不砍伐主干,等这些树长大以后,老百姓可以去砍枝丫当柴烧。
木柴,在这些地方是重要生活物资!
车队在甘州城外停下,由于有军队护送,他们直接在附近用军粮补给。
城北有马市。
附近的各族牧民,会在秋天膘肥体壮时,把马、羊等牲口驱赶来交易。
如今是春天,卖牲口的非常少,主要是来卖奶制品、毛毡,以及冬天冻死的牲口皮毛。顺便买一些食盐和种子回去,别说这里的牧民会种地,就连漠北的牧民也会种少量粮食,以降低极端气候带来的饥荒风险。
看到军队护送一支车队停下,各族牧民也不害怕,纷纷带着奶制品和皮毛过来兜售。
官府没有强制改变他们的发型,只规定衣服必须男右衽、女左衽,亲人去世服丧时必须反过来。
头几年管得很严,这两年官府已经懒得管了。
因为即便是异族,也并非全都穿左衽衣服。而在汉地,亦有左右衽反着穿的,大家早就司空见惯了。
伴随着大明国力愈发强盛,官府和士子越不在意异族怎么穿着打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