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更深层的原因。”谢衍说道。
谢堪回答:“深层原因,自然是变法的舆论战。”
谢衍又问:“为什么要变法?我是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官员要变法?变法派那些官员,跟阻止变法的人,到底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
谢堪哑然,愣在那里开始思索。
欧洲那边,封建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其矛盾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资产阶级需要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但初期人口不足必须把农民赶进城里,这就夺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人口资源。
第二,当资产阶级不缺人口资源了,他们又需要获得更大的政治和经济权力。而这些权力,往往掌握在封建地主(大贵族)手里。
但这两条矛盾,在如今的大明似乎都不突出。
大明的人口数量爆炸,地主不缺佃农,资本家也不缺工人。
大明的资本家,早就跟部分官僚结合了,他们似乎也不缺政治、经济权力。
所以,现在的矛盾究竟是什么?
两派为啥要斗起来?
甚至斗争激烈到杀空朝堂前三排的地步?
谢衍实在看不明白。
又是一天过去,父亲没有回家吃晚饭,忙得不可开交只能在衙门糊弄肚子。
谢衍趁着入夜之后降温,在兄妹三人合用的书房挑灯读书。
他已经把府试要考的数学符号全部熟悉了,并且列了一张两个时空数学符号的对照表出来。
目前,物理符号也梳理得差不多了。
谢衍发现,这个时空的化学,相对于数学和物理严重落后。
太祖皇帝晚年,就已经提出万物是由粒子组成的,而且这些粒子还可以组合与细分。
但太祖的这个理论,当时属于猜想,很多人相信,更多人不信。
此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太祖的粒子论渐渐被广泛接受。甚至有宗室拿出一张元素周期表,自称是太祖传下来的遗物——这张元素周期表,被很多化学家认为是伪造的。
另外,接受了粒子论的化学家们,却又形成大大小小十多个派别。
其中一个主流派别,认为阴阳二气演化为各种同质粒子,同质粒子组合起来就是某种元素和物质。
他们坚信,化合物也是单质粒子组成的某种元素。比如提纯过的盐,就是盐粒子组成的盐元素。除了盐元素和盐粒子之外,原有的其他粒子和元素已不存在。
并且,不管是阴阳二气衍化为同质粒子,还是同质粒子组合变成元素,都是依靠静电的力量。
另一个主流派别,则始终认为太祖是正确的,粒子可以自由组合或拆分。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元素,还可以跟其他元素反应,但反应出来的并非新元素。比如提纯过的盐,就不能称为盐元素,而是不同元素组合成的一种复杂物质。
近二十年来,后者渐渐占据上风。
他们通过反复的做实验,对照着那张疑似伪造的元素周期表,认认真真的进行证实和梳理。
当然,两派也有许多共识。
比如他们都认为,粒子是通过静电来组合变化的。他们都认为离子化合物(还没有这个概念),是一种靠静电组合的物质(前者认为是只存在于溶液的不稳定新元素,后者则认为是某种复合粒子),通电之后就驱散静电力而分开为阴阳粒子状态。
由于化学界争论不休,搞得教科书都不知道该怎么编,只能把两派的共识列为必考内容,具有分歧的部分附录在教科书上做参考。
谢衍今晚把两个时空的物理符号,也做成对照表梳理完毕。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化学教科书,展开稿纸写下论文标题:《分子论》。
只写了标题,正文暂时不写。
因为他目前只阅读了科举化学教材,不知道当下最尖端的学术成果是什么,必须仔细查阅近几年的化学期刊。
他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隔壁父亲的书房门很快被打开。
谢衍过去敲响房门。
谢以勤正在给友人写信,一边研墨一边说:“进来。”
“父亲。”谢衍推门而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