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花集背后是范德集团这件事并不是秘密,翻开评论区,清一色是在猜测账号的主人是不是绮梦的幕后大boss。
周颂宜的微博账号很少更新,只是前几天弥花集开业的时候想起来才顺带更新,但就是因为百花盲盒,居然让这样一个和僵尸号没什么区别的账号粉丝数量暴涨。
更有消费者为了集齐一整套盲盒,专门跑到弥花集预定不同楼层不同主题的房间获得手办。
住酒店集手办这个活动最开始只有个别顾客注意到,但随着几条探店vlog的爆火,大批综艺观众外的网友也注意到了弥花集。
那条红薯内容相当夸张,标题连用了三个感叹号,一时间,各大社交媒体上都掀起了一阵“花神热”,从最开始的博文爆火到各种网红蹭流量去拍同款,弥花集的预约日期都已经排到了来年春天。
周颂宜为此感到很惊喜,虽然一切都没有按照她计划的稳步进行,但至少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够了。
十二月以后,酒店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绮梦年末圣诞活动的策划方案在经过来来回回更改后,也敲下了最终版本。
周颂宜今年过得很充实且忙碌,临近年末,她只剩下一场珠宝品牌活动要出席,其余繁琐的任务基本在上周结束。
等忙完这两天,她才算真正放假。
品牌活动就在明天晚上,去临市的机票定在了今天下午五点,周颂宜昨晚就和谢行绎说过要出差,谢行绎替她提前收拾好行李,连充电宝和数据线都多备了一份放进皮包,保证万无一失。
他总是很细心,将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现在才刚吃完午饭,时间绰绰有余,周颂宜又回卧室睡了个午觉。
起床后躺着玩了一会手机,周颂宜下床换了一身衣服,她打算趁着空余时间先处理一下晚上的工作,省的到时候在飞机上不太方便办公耽误时间。
出差回来正好是平安夜前两天,今年的生日,她想和谢行绎一起去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圣诞树。
这是他们领证后过的第一个圣诞。
虽然不知道谢行绎喜不喜欢过圣诞,但在周颂宜的心目中,这一天甚至要比六一儿童节那日还热闹盛大。
周颂宜现在都还记得很多年前,陈静婉抱着自己立在绮梦的巨型圣诞树下。
金色的闪光灯缠绕在绿色枝叶上,整座商场都挂满了圣诞铃铛,不远处led大屏上,白胡子红帽子的老人从天而降,手上拉着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生日快乐,周颂宜小朋友!】
周颂宜那时并不认字,只知道圣诞老人是在为自己一个人庆生,她开心地缩在陈静婉怀里,抱着礼物,恨不得每一天都是圣诞节。
陈静婉亲了亲她肉嘟嘟的脸颊,温柔告诉她:“宝宝,这是属于你的节日,我们所有人都会为你开心,所有人都会爱你。”
五岁的颂宜天真地以为这一天真的是独属于她的节日,也坚信圣诞节的时候,全世界都是会为她庆生。
那时的街上圣诞氛围很浓厚,满街都是彩灯,随处推门走进一家店铺,放的广播也都是喜气洋洋的rry christs和铃儿响叮当。
只要想到能和谢行绎一起去边旅游边过圣诞,周颂宜心情就很愉悦,连要出差的疲惫都消散不少,她从一旁的架子上抽出一张a4纸,开始计划下周的纽约之行。
做完攻略时间还早,她无聊地托腮环顾四周,视线落在一旁的书架上。
倒不如在书房里看一会书,周颂宜一直有每日阅读的习惯,但前阵子工作太忙,她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书了。
书房里图书种类繁多,周颂宜今日特意避开了上次误拿的那排,最左边是典藏版书籍,每一套都被一只书盒包裹,她爬上架子,从顶部抽出一只深蓝色的书盒。
旁边还有几只一摸一样的,她又挑了一套拿下来,边拿边小声嘀咕了一句:“装进一摸一样的盒子里收藏,连书名都不舍得露出来。”
待会就要和谢行绎提意见,这些盒子外面至少贴上可撕胶标签,好歹能让人知道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吧。
她一手抱着两个书盒,一手扶着梯子想下来,但盒子太重,她一时手滑,蓝色那套直接从怀里跌了出去。
书盒撞到桌角,周颂宜惊呼一声,顾不了这么多,干脆把另一本塞了回去,随后飞快爬下来,俯身去捡。
书的边角有些折痕,她伸手摊开,想抚平那些痕迹,谁料看到第一面,她的手指就瞬间顿住。
这并不是一本书。
扉页上没有写名字,也没有书籍信息,但却几乎被写满。
泛黄的纸张上画了一些符号,还有几个字母缩写,但都被黑笔划去,仅仅留下了最终那款——一只没有流沙的漏斗,一上一下两条平行的线插在中央,看似突兀,但莫名和谐,好像就该如此。
周颂宜认出这是谢行绎的微信头像,也明白自己应该又很巧合地在一堆的书籍中选择了为数不多的手写日记。
整整一面墙的书籍,上次一眼就选中了那本绿皮书,这次刻意逃避,还是选中了他的私人日记。
明明知道应该合上封皮将日记放回书架,但周颂宜却开始好奇。
她想知道这个符号的特殊含义,如果不是有关重要的人或事,谢行绎又怎么会从高中用到现在。
会和他高中喜欢的女孩有关吗?还是某件让他终生难忘的“大事”?
一想到有这样一种可能,周颂宜的心脏就跳动得飞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