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夺姝色(重生)

君夺姝色(重生) 第6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是她没想到,他们竟会送自己同一位文人的著作,只不过抄录之人不同而已。
“闻姐姐和三殿下真是心有灵犀。”姜清窈感叹了一句。
宴席摆在晚间。这日午后天朗气清,谢瑶音便扯了姜清窈去后湖散步。
两人沿着湖岸慢慢走着。谢瑶音看着她,道:“窈窈,你如今似乎全然不惧怕在水边行走了。”
姜清窈凝神一想,点头道:“确实如此。”
“说来也奇怪,”谢瑶音道,“先前从未听皇兄说起过他熟知水性之事。可他却能从烟波池中将你救了出来。”
姜清窈不语,片刻后才淡淡笑道:“许是太子殿下素来内敛,许多事都不欲让人知晓。”
谢瑶音认同地颔首:“皇长兄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人。”她说着又笑道:“窈窈,你一直都这般生疏客气地唤皇兄‘太子殿下’,先前皇兄还悄悄同我说过,以为你是畏惧他,才不肯叫他表兄的。”
谢怀衍那微妙而意味深长的话语仿佛再度回荡在耳边。姜清窈轻蹙眉,旋即舒展开,笑了笑道:“何来畏惧?只是他身为储君,我敬畏他也是理所应当的。”
她一直记着哥哥的话,便道:“既如此,往后我便不再那样疏离地称呼他便是,免得让太子殿下......让表哥误解了我。”
两人又走了些距离,打算去湖面旁的亭子里歇息,却发觉那亭中早已有人在了。
“那不是......三皇兄和闻姐姐吗?”谢瑶音很是讶异。
姜清窈定睛看去,果然见那两人正坐在一处,共同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的一册书,丝毫没有察觉周遭的动静。
他们先前的每次接触都是客套的,从未像今日这般离得极近,肩膀几乎要挨在了一处。三皇子手捧着那册书,向着闻萱宜那侧递了递,从而让她看得更加清楚。他神色专注,剑眉微蹙,边看边时不时露出思索的神情。而闻萱宜手指轻扣在书页之上,目光一刻不移地落在那书中字句上,素来清冷的眉眼蕴着满足的笑。
分明是极其亲密的姿势,可放在这两人身上却毫无逾距之感。他们眼里心里,只有眼前的书卷。
姜清窈蓦地忆起上回闻萱宜随口提起的那位前朝文士,不觉微微一笑。
谢瑶音掩唇笑道:“前日,我从后湖过来,恰好瞧见他们正在一处亭子里相对而坐,似乎在探讨着哪本书上头的文章,没想到今日亦是如此。”说罢又笑道:“再这般下去,闻姐姐和三皇兄便要成状元和探花了。”
两人悄声说着话,那边的人依旧毫无所觉。姜清窈见状,道:“罢了,我们还是莫要惊动他们了。”说着,她便扯了扯谢瑶音的衣袖,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
到了晚间,宴席如期摆在了湖边的阁楼之上。皇后不愿拘束了她们,便吩咐让众人自自在在地围坐在一处说话。
衣袖之下,微凉的玉镯不断触碰着她手腕处的皮肤。酒香氤氲的间隙,姜清窈低眸,悄悄隔着衣裳摩挲着那光滑的镯子,唇角情不自禁泛起一丝笑。
今晚开席之前,谢怀琤亲手将此镯替她戴上。月影浮动的林间,他握住她的手,低声道:“窈窈,芳龄永继,岁岁平安。”
他的掌心将那原本冰冷的玉石熨得细腻温热,姜清窈望向他眼底,亦轻声道:“愿——岁岁有今朝。”
少年的嗓音犹在耳畔,姜清窈偏头看向隔壁席上的谢怀琤,对上他充满笑意的目光,只觉得心底一片暖热。身边,是慈爱的姑母和言笑晏晏的同伴,几人之隔之外则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郎君,她一时间有些痴了,甚至希望一切都停留在这一刻。
热闹了一整晚,待夜色深浓之时,众人便各自散了。姜清窈觉得酒意上涌,便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湖边走了走。凉风扑上滚烫的双颊,一冷一热之间,她的神思有些迷蒙。
方才,御前的人传了旨意,说明日便要离开行宫,启程前往下一处州府。大约是静养了几日后,皇帝心头的阴霾大约散去了不少,没有忘记此行的紧要目的。
在行宫的这几日好似一场梦,姜清窈想,自己大约这辈子都无法忘记这里了。
她情不自禁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
御舟沿江而下,一日后到了昀州。此地富庶繁华,尤其是夜景美不胜收。
昀州城内有一条名唤扶摇河的护城河,当年先帝南巡至此地时,还曾亲笔赋诗吟咏此河。而夜游扶摇河,则是昀州城多年以来流传至今的风俗。
皇帝一行人下了御舟,改乘了当地官员精心安排的游船,在灯火摇曳、暮色四合之景中,沿着扶摇河游玩。
游船虽不比御舟那么阔朗,却也比寻常人所坐的船只华丽不少。帝后共乘一船,皇子和公主们亦分开而乘,余下的官员和宫人则紧随其后。
晚间的扶摇河热闹非凡。皇帝不欲惊扰百姓,因此命当地的官员不得大张旗鼓将自己来此的事情宣扬出去,如此才算是与民同乐。因此,扶摇河畔人潮涌动,不少人在此放花灯、赏焰火,乘船听曲,不亦乐乎。
姜清窈待在船舱之中,透过木格子窗看着那绚烂灿然的焰火在深蓝的天空中绽放,化作星雨,落满大地。河岸之上,百姓们喜笑颜开,对着漫天焰火和花灯许愿祈福。
这艘船上除了她,便只有谢瑶音和闻萱宜。后者喜静,用了晚膳后便待在了自己的屋子里闭门不出,谢瑶音耐不住寂寞,便寻
到了姜清窈这里,同她一同斜倚在床榻之上,指着那流光飞舞、繁星满天的昀州城夜景笑意盈盈地说着话。
“窈窈,”谢瑶音双手托腮,“我都有些不舍得回去了。”
姜清窈笑道:“我记得先前春猎之时,你也是这么说的。”
她鼓了鼓嘴:“我真的很喜欢出宫,不论是江南还是塞北,小镇还是草原。不过若是论起最喜欢,还是大草原更合我的脾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