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发现,叶菁菁也是一个当官的料。
偏偏叶菁菁在纺织厂也没任何根基,实在是自己联手的好人选。
薛琴相信自己是有容人之雅量的。
她紧紧握着叶菁菁的手,跟人打包票:“你放心,我有数,我不会到处乱说的。”
“你能乱说什么呀,我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叶菁菁一整个大无奈,“你现在有时间想七想八,不如好好想想,要是大家都来报名学习了,这么多人,要怎么安排地方?”
薛琴恍然大悟,哎呦喂,这可是大麻烦。
他们全厂有好几千好工人呐,而且起码三分之二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大家难道不想冲一把吗?
这么多人,她上哪儿找教室去啊!
哎呀呀,不行不行,她可得好好规划规划。
薛琴心事重重地走了。
谢广白这才捞到机会跟叶菁菁打招呼:“那我先走了啊。”
“还没吃晚饭呢。”叶菁菁热情地邀请,“走走走,我们去吃香酥鸭。”
谢广白却摇头:“不了,时间来不及了,我得去接班了。”
叶菁菁一看墙上的钟,嘿哟,还真是。
真是的,全怪没事找事的跳出来找存在感的路人甲,瞎耽误功夫。
“那,下回师傅做香酥鸭,你可一定要来吃。”
谢广白笑着点头:“好,那我等你的香酥鸭。”
第49章 下乡去支农 她就不是干活的料
可惜叶菁菁还没等到请客, 先气成鸭子嘴了。
隔了一天,她面无表情地盯着薛琴:“我都说了,我真的不知道, 我根本没骗你,你不能这么整我吧?”
薛琴双手合十, 冲她作揖:“我也没办法呀, 总厂下来的任务,厂里的共青团员们, 必须得下乡支农。”
为啥呢?
因为近年来知青回乡政策松动,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办法回城, 而下乡的人越来越少。
尤其是今年,说是要继续安排知青下乡的,但拖拖拉拉的, 好些人到现在还没走。
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一时间接不上趟。
比如说他们要去支援的红星公社, 那里有上千亩的知青田。
全是早期下放知青,一点点地从荒滩改造出来的良田。
这么多庄稼, 收割的人手不够,难道要烂在田里吗?
那显然不行。
于是市团委行动起来,号召各大工厂的团委,组织青年团员下乡支农,完成今年的秋收工作。
薛琴还在强调,她究竟有多努力:“你看看,我跟二厂吵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抢到的礼拜五礼拜六。不然要是礼拜天的话, 那就成了周末义务劳动了。”
可惜广大工人们一个都不领情。
我谢谢你啊。
让我们下乡去割稻子。
你以为我们没学过农吗?我们会真的以为,下田劳动,就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乐吗?
鬼哩!
自打学完农之后,他们就没有一个想下乡的。
薛琴双手一摊,死猪不怕开水烫:“没辙,就这样,上面安排的任务,必须得去。共青团员,不是白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