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永远搞不清楚,他们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蹦跶。
孙佩兰眼睛一亮。
她从来都不是别人打了她左脸,她把右脸送上去的个性。
卢少婷敢这么搞她,她不把她家搅得天翻地覆,她孙字倒过来写。
既然你卢少婷可以离婚把孩子带回城里,那其他人为什么不行?不患寡而患不均,凭什么你能享受特权?
如果只有你坐着吃饭,我们只能站着干看着,那么就干脆把桌子掀了,谁也别想吃。
发动群众斗群众。
人民的力量,永远最大。
叶菁菁搓搓手,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她怎么就这么坏呢,想到卢少婷跟范哲兵很快就要倒霉了,感觉好开心哦。
等等,有范哲兵什么事啊?他连脸都没露过。
废话!没范哲兵的话,卢少婷一个人能怀孕,生出两个小孩吗?
这事俩公婆谁也跑不了。
叶菁菁笑眯眯地跟孙佩兰道别,抬脚走人。
礼拜天,工人夜校的课也不停。
她还要继续回去,给大家上课呢。
到了礼拜一,叶菁菁跟薛琴打了声招呼,就带着一沓子讲义去印刷厂了。
经过新华书店门口的时候,她见识了一把1977年全民学习的狂热。
好多人啊,书店门口都已经排成长龙了,排队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人家脸上都闪烁着焦急又渴望的光。
叶菁菁用力蹬着自行车,爬上高坡,又转了一个大弯,往前骑了两里地,才到达印刷厂门口。
“同志。”她递上了介绍信,“我是纺织三厂工人夜校的,之前给你们厂办打过电话。”
现在出门办事,一定要有介绍信,要有单位替你背书。
否则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人家也是铁门一锁,理都不理你。
门卫认真地看了介绍信,还让她做了登记,这才给她指了路。
看她带的资料多,怕她没力气搬上楼,他又喊了自己的儿子,帮她一块儿搬东西。
那个中学生大约十四五岁大,伸头看了一眼厚厚的讲义,忍不住喊了声:“这么多啊?你们怎么塞进脑袋里头的?”
“你好意思呢?”他爸骂他,“老子让你上四年中学,你学了什么呀。你要是能把这么多书塞到脑袋里头去,你至于考试交个白卷?”
中学生气得脸通红,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我没交白卷,我写了一半了。”
“写了一半也是瞎写,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叶菁菁怕他们吵着会打起来,嚯嚯了自己的讲义,赶紧帮忙说和:“哎,叔叔,他刚离开学校呢,肯定要比我们这些人强。”
“狗屁!”门卫一点不给儿子面子,“他学了个鬼!一天到晚在学校里头混日子,早晓得这样,还不如让他下乡去,好歹还能领一个月十二块钱。”
这个把月,叶菁菁跟知青打交道打得多,也就明白什么十二块钱了。
它是指知青下乡第一年,国家给知青的生活补贴。
不过从下乡第二年开始,知青就要完全靠自己挣工分养活自己了。
说白了,肯定是留在城里头,生活质量更高。
然而当儿子的根本不领老子的情,反而梗着脖子:“我要真下乡了,我还不用参加预考呢。”
他的初中同学,有好几个在隔壁省插队,人家知道他还要预考,直接笑死他了。
叶菁菁安慰了两句:“哪怕今年不幸没考上,明年再来呗。你还这么年轻呢,正是学习的好时候。”
说话的功夫,他们已经到了厂里的办公室区域。
门卫条件从小楼上走下来的人,立刻笑着打招呼:“图主任,这是纺织三厂夜校的叶同志,人家把讲义给搬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