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这,这就正经尴尬了。
农村的日本尿素,城市的的确良都是俏门货。
“所以说,我们看中的是人家的技术和管理。人家看中我们的是市场。双方都有所求的情况下,谁也不比谁低一头。我们去日本参观学习,要不卑不亢。”
她冲田副书记点点头,“我见识浅薄,肚里没多少货,我说完了。”
田副书记笑了起来:“这还叫没货?行了,你们小叶老师讲的,也是我想讲的。大家出了国,代表的就是国家形象。出门在外,心态一定要放好。”
“去年,中央《关于197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强调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要把它拿来。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注1)
“那什么是我们需要拿来的技术呢?坐在自己屋里头,是搞不清楚的。所以,要走出去看,看清楚了心里才有数。”(注2)
“去年,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去美国,考察人家的农业机械化;然后呢,冶金部的领导去日本考察;年底的时候,国家经委和对外贸易部部长的领导,开始考察欧洲企业。目的都是为了看我们国家要引进哪些项目。”(注3)
“到了今年,上半年中央直接派出了四大考察团。年初我们国家访问团去了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期三个礼拜的考察。五到六月份,又去了西欧五个国家十五个城市,进行考察。”(注4)
“今年的国务·院务虚会,从7月6号开始,目前还没开完。但是有些事情,我现在也跟大家讲一讲。”
“7月18号的会上, 一机部负责人说了, 我们目前做的是利用外国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来加快我们的技术改造。”(注5)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在抓紧落实生产技术干部派出学习。现在主要是去日本学习和实习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注6)
“我们纺织厂去日本考察学习,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在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手上的笔更是不停。
叶菁菁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别说听领导讲话记笔记了,她上学时就不是一个爱在课堂上记笔记的人。
上课当然是要集中注意力听讲,笔记可以课后在整理。
那种可以一心二用的都是大神,她做不到。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盯着领导,不时点头,十足好学生模样,情绪价值给的足足的。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会有人挑她的刺儿。
丰要武就盯上她了,趁着书记说话喝水的间隙,一声招呼不打点了叶菁菁的名。
“怎么,叶同志,你到底是大学的人了,我们书记讲的话你是看不上了。”
叶菁菁恨不得一巴掌给她。
麻蛋,自己心里没点鸟数吗?不知道自己多招嫌弃吗?
她立刻反唇相讥:“田书记讲的话,是应该记在纸上的吗?要记在心里。”
丰要武到底是干部,嘴皮子相当利索,立刻抓住了她的漏洞:“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在纸上,更容易记在心里。”
“恰恰相反。”叶菁菁毫不示弱,“我认为今天田书记讲的内容,只能入耳入心,而不可落于纸端。”
“外交无小事。有些事情,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可要是落在纸上,被人家拿出去当证据做文章。一句话都能被解读出八百种说法。”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要留下把柄了。”
丰要武不假思索,立马反驳她:“这话说的,我们的笔记又不会在日本拿出来。”
叶菁菁针锋相对:“难道在日本学习期间,我们就不做笔记吗?我们的学员还没阔到人手好几本笔记本,记一件就换一本本子。”
她没说出口,可她脸上意犹未尽的就是——何不食肉糜!
丰要武气得面红耳赤,张嘴想骂人。
田副书记却先开了口:“小叶同志的考虑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要觉得这种事情不可能。”
“前两年,广交会的时候,我们搞外贸的同志内部培训讲课,提到了日本的企业,分层左、中、右三派。对他们的态度要不一样。”
“当时说了不许记笔记,但还是有同志好学,记了。结果开广交会,就有同志的笔记本莫名失踪了。然后笔记内容被日本的报纸给登了出来,影响非常不好。”
“现在我们也要吃教训,把记了的笔记撕掉。”
有人犯难:“书记我们上飞机前再撕行吗?我只回房间把它背下来。”
田副书记旁边的那位中年干部呵呵笑了起来,话里有话的:“你不是你们小叶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吗?她能记住,你们怎么记不住。是不是她有什么妙招,藏着掖着舍不得告诉你们啊?”
叶菁菁好烦这种茶里茶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