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得她会呀!
她遗憾地看着手里的拉杆式藤条旅行箱,叹了口气:“可惜藤条箱的承重能力不行,换成木头箱子的话,就可以推着人走。”
奈何木头箱子的分量比较重,这回出国大家都是轻车简从,手里拎的基本都是藤条箱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也只好凑合了。
薛琴也拉着箱子,滴溜溜玩着转儿,闻声直摇头:“这边又没小孩,谁坐上去呀。”
叶菁菁挑了挑眉毛,一本正经道:“你也可以坐啊。比方说咱们出去郊游野炊,什么帐篷啊,野炊的锅啊,所有装备都可以放在箱子里。然后你走累了,我还可以用箱子推着你走,多方便。”
开什么玩笑,当代大学生是可以拿箱子当车用的,为了让人推他(她)走,张嘴诸位都是我的活爹。
叶菁菁说着灵机一动,又开始比划旅行箱:“我们给它装上电池的话,它还可以当成交通工具使用。下了火车,找不到合适的交通工具,地方也不算太远,直接坐着它就可以去目的地了。”
一屋子能听懂中文的,集体目瞪口呆。
日本人那边的想法,大家不太清楚。
但西津纺织厂考察团,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在心里集体感叹。
不愧是送的好几百号学生进大学的人,不愧是自己上的不到一学期大学,就直接考上研究生的人。
看看人家这脑袋瓜子,真是什么都想的出来。
嘿!别说,旅行箱要是真做成这样,还真是由不得人怦然心动啊。
国内的交通发展情况,比起日本,差远了。
出差出了火车站,运气好的,公交车刚好顺路,你还能过去。
运气差点儿的,公交车没站,你就唯有指望蹬三轮车的,没被红袖章给逮到,好歹还能骑车拖你走。
二者都是指望别人,哪里比得上靠自己。
有这么一个旅行箱,相当于带着自行车出差了,多方便啊。
日本这边,听懂了的山田一狼和铃木美雪还没太大感觉。
前者是因为阶层不一样,感受不到交通不便的苦恼。
后者则是因为作为女士,她没办法想象骑着旅行箱出行。日本文化中,对女性的形象要求非常高。
只有坂本松熊,作为一个住在乡下,每天要赶新干线上下班的社畜,听到这儿,不由得眼睛一亮。
有这样的交通工具,实在太方便了。
什么不雅观?
你要是挤过高峰期的新干线,就会明白,能好好喘口气就是最大的优雅。
坂本松熊立刻开启同叶菁菁的探讨的模式。
比如说,这个旅行箱要怎么设计才能行驶的安全。
前面要有扶手,可以调节方向。下面要有脚踏,不然脚无处安放。
再比如说,旅行箱的续航问题。
能驮着成年人跑老远,电池是关键。
丰要武在旁边听了半天,插不上话。这会儿终于忍无可忍,直接发出自认为的ko一击:“驮个人跑呢,这样用多大的电池啊。”
她自己心里头承认,她确实不学无术,让她明白最基本的道理:一个手电筒还要两节大电池呢,就亮那么长时间而已。
换成个人的话,那电池是不是要跟小山一样了。
叶菁菁难得在她面前卡壳了。
说来惭愧,她原本还真没觉得这事儿是事儿。
因为在她生活的时代,电瓶车早就满世界跑了,根本不存在这方面的技术难题。
现在嘛,现在她还真不知道电动车发展到哪一步了。
在东京街头,摩托车她没少见,电动车她一辆也没看到。
结果坂本松熊露出笑容,语气自豪:“这个不是问题,我们有电动汽车,电池肯定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