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人家注重研发新技术,还关注市场动向,非常重视产品的销售。
不像他们,埋头只管生产,不顾头也不顾脚,实在太危险了。
再比如说,人家用职工也好有讲究。管理人员比一线工人还多。因为人家设备先进,需要文化程度高,进行操作管理。
至于那些技术低的工种和工序,比如说厂内的运输、包装、服务、后勤这些,找到工人就是社会上招的临时工。
他们文化程度低,没什么专业技术,待遇也低。
这么一来的话,工厂的开支少了,整个社会也形成了一种积极学知识学技术的风向。
不像国内的工厂,包括他们西津纺织厂在内。
同期招的工人,学的快学的好的就在技术要求高的岗位上上班,学不会的就调去技术要求低的岗位。
这种安排是正常的合理的。
可这两人的待遇是一样的,就不对头了呀。
这岂不是越有技术越辛苦,越没技术越轻松,鼓励大家不学不上进当懒汉吗?
诸如此类种种,大家自觉要学的东西还多了去。
田副书记看看时间,赶大家回去:“那剩下的时间,大家抓紧机会学。”
他表面宠辱不惊,结果团员们走的差不多了,他才小声跟叶菁菁嘀咕:“也不晓得日本人是怎么想的。”
“放心啦!”叶菁菁经济信心十足,“八成以上的概率,他们是会答应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东棉摆明了相当希望促成和西津纺织厂的合作,成功出口生产线。
否则人家也不会大手笔,一口气包了他们整个考察团的来回路费、以及参观考察的各项开支。
这么高一笔公关费付出去了,他们总是想要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