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学了计算机,她也没耽误自己的人生。
到美国的第六年,因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她获得了图灵奖。
但有意思的是,她在大众领域,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她领导的小组编写的操作系统。
通过和全美最大的文字处理机公司合作,开发个人电脑,获得大量股票的她,成为了科技新贵的新神话。
当然,叶菁菁也知道如果自己单独做电脑的话,理论角度上讲,她挣的钱会更多。
只是问题在于她一没资金二缺人脉三无精力,更重要的是,她个人对科研的兴趣远大于经商;所以,她不勉强挣自己认知和兴趣以外的钱。
在80年代中期,能挣个几百万美金,已经很牛掰了。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她现在要是敞开了买北京的四合院,她这辈子都可以胡吃海喝地躺平了。
要是等不及北京四合院升职,换成在东京或者香港买房,那也是闭着眼睛挣钱。
可惜国内的大学实在太穷了,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就没几所大学能拿出正儿八经的计算机给学生敞开用。
那她能怎么办呢?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祖国已经落后了那么多年,现在不奋起直追,怎么来得及?
所以,她联系了自己合作的电脑公司,给各大高校计算机系捐赠电脑。
能说服电脑公司,是因为她给人画大饼了。
她告诉公司,别看现在中国没多少地方使用计算机,但你只要看看中国每年销售多少台打字机,就知道现在市场有多大;而中国有十亿人口,将来的市场又有多大。
这些大学生们以后毕业进了单位,是第一批掌握电脑的人。他们的喜好,可以直接影响到单位究竟会买什么电脑。
靠着这一手,叶菁菁愣是让全国开了计算机系的大学,每家微机室都配了20台以上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