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摇头,上去将被子给他们盖好:“算了吧,他们今儿也累一天了。”
今儿收拾行李、打扫屋子还有烧水搬东西的杂活,都是这三个人做的,他们急于入住新家,身上有股使不完的牛劲儿。如今牛劲儿没了,人也倦了。他们乐意睡一块儿就睡吧,免得醒来还要再折腾。
搬家之后,已经彻底到年关了,京城周边的年味愈发浓厚,国子监经历了一轮暗无天日的岁考过后,终于放了假。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放假的,自从先生们宣布放假开始,每个学生脸上都喜气洋洋,尽管他们先前被折腾得不轻。
唯一不高兴的,大抵只有再次败北的王承台了。不过被打击的多了,王承台也没有一开始的不服气了,甚至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无力感。比什么,他有哪里比过宋允知了?既然比不过,挣扎也无用,还是盼着宋允知赶紧考科举来得实在。
他是考得不合心意,随春生是考得不能入眼。但也没办法,他就这水平,大不了回去挨顿骂,反正他皮糙肉厚,死不了,可这辈子也没什么指望了。
京畿一带的学生都早早地走了,唯有北戎跟燕国的学生仍留在国子监,不得返程。
宋允知高高兴兴地挥别江亦行他们,又将萧宝玄亲自送到皇宫门口,打算好好享受着难得的假期。
萧宝玄一步三回头,企图唤醒允哥儿的怜惜,他不想分开,想让允哥儿跟他们一块儿过年。宫中过年很热闹的,比民间热闹得多。
但是宋允知怎么可能进宫过年,他还得陪着自家人呢,他哄道:“小宝玄,你快回去吧,别让陛下跟皇后娘娘久等了。”
萧宝玄还想牵一牵允哥儿,宋允知却想着赶紧回家了,一把将萧宝玄抱起来递给三皇子:“孩子交给你了,赶紧回去跟陛下复命去吧。陛下若是见到你们兄弟俩一道回去,必定欣慰。”
他郑重其事地拍了一下三皇子的胸口。他本来想拍肩膀的,高度实在够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
三皇子点头,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而后也不等萧宝玄拒绝,直接一个箭步迈入宫城。
好说歹说将萧宝玄糊弄走,宋允知才迈着欢快地步伐往回冲。这是他来京城过得第一个年,一定得玩个够本才行!
宋允知在暗暗筹划着自己的新年游乐计划,而已经封笔的皇帝陛下却还在筹谋另一件大事。宋允知弄的那几首曲子皇上这些日子一直在听,越是沉浸其中,便越是心潮澎湃,皇上甚至决意要做一件事大,他得在有生之年,他一定要收复故土!
而他为北伐做的第一个准备便是——恢复武举。
第60章 会文 一群糟心的熊孩子
别人不好说,未必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他,除了皇后,皇上也就只将这事儿跟陈素通了气。陈素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不问缘由支持恢复武举的决定。
想要收复北方的不止有陛下一人,陈素这些年也一直在暗示陛下可以跟北戎人争一争,他们夏国的士兵真没有那么窝囊,但形势比人强,朝中大半的官员一直退缩,他们君臣二人也有心无力。但这回不同了,北大营靠着点兵调动了整个夏国军民的信心,这些日子不知多少人对点兵一事津津乐道,甚至还有不少知情人在议论兵部新造的三弓床弩。
百姓有士气,朝臣也开始动摇,皇上自然想着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恢复武举,再选用一批将才入军,便是为来日的反击打好基石。
君臣二人越发觉得此法可行,陈素准备回去便写文章,为陛下摇旗呐喊了。陛下信重他,也是因为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比官府的政令还要管用。
二人才刚商议完,便听到两位皇子回宫的消息,皇上留了陈素在宫中用饭,自己则跑去接儿子了。小儿子乖巧,老三也长进了许多,看到弟弟衣角乱了还会伸手抻一下,这已是不小的进步了。
对于老二没有跟两个弟弟一块儿回宫这事,皇上心中嘀咕了几句古怪,老二之前不是跟老三关系尚可么,近来是怎么,难道又犯倔了?这个老二,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
二皇子还不知道父皇在腹诽自己,他如今正在舅公家会见舅公给他联络的大臣。年仅十五的二皇子虽然不能为这些人做什么,但是他身为皇子,只要露个面,便能招来前赴后继的投机者。嫡子尚小,能否平安长大都未知,二皇子这个实际上的长子上位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二皇子原先也不跟朝臣碰面,都是舅舅一家替他维系,但是近来二皇子改变主意了。人人都能争,他为何不能?不争不抢,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老四上位?他属实做不到。
二皇子叫人带了话给父皇,而后便留在外公家宴饮一日,而行了一天的路后,江亦行才终于摸到了家门。
村里人见他雇着牛车回来,都兴冲冲地跑来围观。江家这小子节俭,从前都是一步一步走回来的,这回却带了一车东西回来过年,难道是国子监发钱了?
江亦行家中只有一个寡母和一个妹妹,瞧见儿子回来,江母带着女儿欢喜地打开竹门,而后便迟疑地看向牛车上大包小包的行礼。她还在愣神,江亦行已经打开包裹,将他从京城买回来的点心分给围观的小孩儿。
各家长辈都不大好意思,想要拒绝,却听江亦行道:“素日承蒙各位长辈照拂我母亲与小妹,眼下这些不过是托同窗的福拿回来的年礼,就当是借花献佛了。”
众人恍然大悟,都以为这一车东西都是同窗给的。想来也不足为奇,国子监里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江家小子彬彬有礼,入了贵人的眼也不一定。江亦行是他们村里唯一出息的孩子,众人虽羡慕他有这番际遇,却不会说什么酸话,反而叮嘱江亦行,同窗虽好,东西却得少拿些。
拿人手短,他们也怕江家小子落人口实。
江亦行点头应下,送走了乡亲之后,才抱着妹妹随母亲回了家。
回家后,江亦行才将他给允哥儿画人像,允哥儿给了他分红的事说出来。允哥儿先后给了几笔钱,加起来都足够他们一家用上数年了。江亦行一向节俭都没舍得动,只是这回放假回家多买了些年礼,打算让母亲跟妹妹也过个好年。
江母听来感慨万千:“我儿这是遇到良友了,无奈家中贫困,也没法子报答人家。他既然年纪小,你日后便多照看着些吧。”
江亦行自然知道,他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
江小妹攀着哥哥的膝盖,望着桌上的糖块,笑得很甜。
江亦行失笑,将妹妹抱起来,顺手拿过一块糖:“尝尝?”
小妹软乎乎地接了过来。
新宅子里,宋允知一家已经风风火火地将院子给改造好了,他们一家人的住处,风格各有不同。唐懿喜好雅静;宋瑜随性不拘一格;贺延庭喜好奢华,好东西都往外摆着;宋允知天马行空,所以他的院子也最为与众不同,玩乐、休闲、享受的应有尽有,主打一个住得开心。他还让他爹给他在后院弄了一个马厩,国子监放假了,宋允知便将自己的矮马牵了回来。
他生怕贺延庭的马欺负自己的倔驴,将它们俩隔得老远,还特意找了好些干草干花,给倔驴的那间马厩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有钱了,就连他的爱马也要住得舒服点儿。
贺延庭见状,不肯服输,也连忙将这一套给抄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