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官员们在朝中时常会起争执,气狠了骂爹骂娘也是有的,但是这么泼脏水还是头一次,秦阆也觉得允哥儿太大胆了,他就不怕把冯尚书给气死?
但是这么一来,确实有不少官员跟着举了手,包括唐郢。唐郢是最要面子的,他可不想被一个小崽子指着鼻子说自己会叛国,况且这还是在陛下面前呢,他的名声不能无端被污。
宋允知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若是没有这个心,气什么气?”
冯尚书喘着粗气,是真的气得心口疼,密密麻麻地像针扎一样。
旁边有人拉着他,却没人跟跟他一样对宋允知下手,毕竟这小孩儿嘴太毒了。而他年纪幼小,官员们跟他计较都显得自己跟个事儿精似的,反正怎么说都是错。
宋允知还不住口,继续道:“再问冯大人一句,您究竟支不支持?”
冯尚书扶着身边人的胳膊勉强站稳,注意到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了,包括陛下,此时他颇有些骑虎难下的意思。冯尚书深吸一口气:“本官持中立。”
宋允知跳出来,气势十足:“你这种中立派最可恶,在不平等的情况下选择中立,你已经站在了北戎那边了。”
冯尚书被他的无耻谬论给惊呆了,但是眼瞅着陛下的神色已经不对,他生怕陛下当真以为他会卖国,顾不上自己心口还被气到疼得慌,果断改口:“我支持。”
宋允知终于露出了微笑。
早这么识相不就好了吗?
说完,冯尚书便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刮子。
太憋屈了,他为什么要受这份罪?
第64章 邀请 想请允哥儿去燕国一叙
今日朝中一辩后,结果出奇的和谐,没人再敢反驳,也没人再以任何借口拖延。谁也不想被当众指认为叛徒,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是,在座都是要面子的。
目标达成,宋允知反正挺高兴的,那股子自信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觉得自己几乎战无敌手,无所不能了。看吧,凡是他跟先生想做的事都能顺利落地,不必多分析,他显然就是个天才,兴许还是天命之子。
宋允知离开时的步伐都显得异常嚣张。
也就只有他最高兴了,陈素跟秦阆二人反而得暗中防备,生怕旁人冷不丁冲上来揍他。二人最警惕的便是冯尚书了,但是冯尚书被宋允知给气得不轻,年纪挺大一个老人家,硬是被一个小孩儿给气得说不出话来,事后还在殿内闭目休息了许久才终于缓过来。
经此一事,众人对宋允知的忌惮又深了一层,这小崽子轻易不能招惹,否则冯尚书便是他们的下场。
宋允知无忧无虑,还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即便知道他也不在意,反正冯尚书之前冤枉了他,就算真气出了好歹,那也算是冯尚书小气。
从殿内出来后,陈素还在教导弟子:“日后千万远着点冯尚书,你今日可将他得罪惨了。”
“好歹是个尚书呢,怎么还跟一个小孩子记仇?也太没有肚量了。”宋允知说话间还有些嫌弃。若是他跟冯尚书一样痴长别人五六十岁,肯定不会跟一个晚辈计较。
陈素听罢沉默良久,忽然也觉得冯尚书挺惨的。不过念及他之前那般可恶,又觉得是他自己招来的报应。若非他冤枉了允哥儿,允哥儿也不会挑着他对付,自然也不必受这等气了。
好在今日来的都是体面人,允哥儿在殿中质问的那些话愣是没传出去半分,至于他指着冯尚书的鼻子骂他是叛徒的话,更不会有人乱传了,这事儿说出去可是要毁人清誉的。
冯尚书更不会跟旁人说,他只能白吃了这个哑巴亏。
回了户部衙门后,众人一眼便看出了尚书大人面色欠佳,身子也不适,不少人上前关切,冯尚书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最后却也只是无力地摆了摆手:“罢了,没事,你们各自去忙吧。”
他要怎么说,难道要说自己被一个小屁孩给欺负了,他还丢不起这个人?
外人不好骂,等到唐郢前来寻他的时候,冯尚书才痛痛快快地骂了一场。这个小孩儿他怎么看都不像是孩子,更像是奸佞,小小年纪便如此能言善辩,长大了还不得谄媚君上,结党营私?
唐郢心中也有诸多不满要宣泄,自从宋瑜父子二人出现之后,他本不听话的女儿就更加胡无情无义了,如今甚至立了女户,在外买了宅子,又跟京城各贵夫人交好,一点没将他这个父亲放在眼里。若是没有宋瑜父子的挑拨,唐郢是不信的。平日里众人碍于陈素的面子,不会跟宋允知这样的毛孩子斤斤计较,今日冯尚书这一番话,可是说到了唐郢心里去了,唐郢也不自觉与他同骂起来。
良久,骂够了的冯尚书仍愤愤不平:“我将话撂在此处,那小崽子早晚要跌一个大跟头!”
唐郢冷笑:“但愿这一日尽快到来。”
他早就想要看宋允知登高跌重了。
这二人将宋允知给数落得一文不值,但是架不住这件事仍旧被宋允知跟陈素给做成了。夏国全力推进互市,在西北角与燕国一水之隔的地方设立了互市口,并与燕国正式递交了商贸的国书。
乞符也没想到这事儿能进展得如此神速,等到定下来后,他还觉得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
没想到夏国朝廷这么好说话。乞符不知道朝中的那一辩,还以为夏国朝中的人也跟他们燕国君臣相仿,都是厌恶极了北戎人,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了,只因实在弱小才暂时蛰伏下来。
如今两国合作,便是转机。乞符觉得自己猜的真是该死的正确,甚至写信告知燕国,夏国亦有反击之心,他们两国可以共谋大业!
他们先前都误解了夏国君臣,夏国人不窝囊,夏国也想抗击北戎,他们如今可以做盟友!
虽然乞符不过十九,还是个少年,平日里在外甚至有几份腼腆,但是这无损于他心中的锐气。他坚信早晚有一日燕国人能扫平北戎,彻底将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一洗这几十年间的耻辱。
茶马互市只是开始,来日若还有生意,一并与夏国做了了事。便宜了北戎,不如便宜了双方。燕国跟夏国关系越近越有利,这样北戎想要侵犯他们之前,便得先掂量一番自己能否承受前后夹击之后果。他们国力虽不及北戎,但也实在不愿被人反复欺辱。
乞符这些猜测对谁也没说,只是悄悄写了封信寄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