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出门便是四个多月,再次归来,可想而知有多受欢迎。即便不喜欢他的王承台也不得不承认,国子监有宋允知这个讨厌鬼跟没这个讨厌鬼差别实在太大了。宋允知不在,他的确一人独占风头,但也没什么意思,而且国子监的学生明显偏着宋允知那小崽子,对他也不如以往那般尊敬了。
不见面总是有点遗憾,可是见了面,王承台却又看对方不顺眼。尤其是,宋允知几乎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唯独落下他们寝。
岂有此理!
王承台摆了一天的臭脸,不过宋允知完全不在意,他出门挑礼物的时候,甚至从未想起来国子监还有这号人。
宋允知着满不在乎的样子,更是灼痛了王承台的眼。可恶!他跟宋允知势不两立!
这怨恨的眼神,宋允知没注意,江亦行跟随春生则是看到了也没搭理。他们还觉得王承台厚脸皮呢,当初闹得那么难看,这家伙哪里来的脸才会觉得自己在允哥儿心里算是个人物?
错了就是错了。
宋允知出门这段时间,国子监的变化也是极大的。原先空置的农学学堂算是正式开起来了,宋允知冬日里种的那块地也被再次利用起来,下课后,宋允知还跑过去参观了一下。
不同于他种地时候的粗狂,如今的菜圃几乎被种出了花来。
整整齐齐的苗圃里头种上了各式各样的果蔬,旁边还有麦田跟稻田,虽然不多,但是错落有致,迎风起舞,看着叫人赏心悦目。农学院不论是先生还是学生,能被选出来要么是种地的好手,要么是善学好学之辈,哪怕农学院开课不久,便已经初显成效。眼下种这么多果蔬,便是为了验证间作套种是否有用。
农学院的请过来的先生也知道这农学院能立起来是因为谁,是以对宋允知很是亲近,见他过来,还邀请宋允知放假前过来多摘点菜带回去。
宋允知眨了眨眼睛,忽然害羞:“这怎么好意思呢?”
“无妨,若不是允哥儿,咱们也来不了国子监。”
如今天下是以农为本不假,但是农户地位并不见得有多高,相反,农户反而一直是被压迫的对象。他们能来国子监教书传道,已经是祖宗积德了。
宋允知看着这些茂密的蔬菜也欣喜不已,那他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不等宋允知前去择菜,他便从小宝玄口中得知,最近御史大夫犯了事儿。他弹劾了个硬茬子,结果准备不当,丢了面子不说,如今还被对方咬死不放,颇为狼狈。
宋允知闻言嘿嘿一笑,揉了揉小宝玄的脸后,便偷偷去找三皇子了。要出损招的时候,宋允知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三皇子。
于是第二日,朝中除了有人弹劾御史大夫,还有人嚷嚷着要让御史大夫下台,人选他们都想好了,要么黄御史要么邹御史,这两人资历深厚,还去燕国、北戎立了功,合该让他们上。
黄御史跟邹御史这一日腿肚子都在打颤。
二人就差没有生扑在御史大夫跟前哭诉,他们是冤枉的,真的是冤枉的!他们可不敢有僭越之心!
好不容易哄好了上峰,头脑清醒的二人立马去找宋允知服软,用脚趾头想也该想到是怎么回事。除了这个小崽子,再没人用这么损的招拿捏他们了。
这回没准只是开胃小菜,若不答应他,谁知道下回还有什么更损的招数呢?
二人可不想四面树敌,既然这小崽子想要他们当眼线,当就是了,谅他一个小毛孩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宋允知见他们认输了,还装模作样道:“二位世叔怎得如此客气,真叫侄儿铭感于心。”
二位御史:“……”
忍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他们没必要再生波折。
“你高兴就好。”邹御史挤出一句话。
宋允知拉住二人的手,做感动状:“高兴,侄儿高兴坏了,日后咱们叔侄几个还得常联系才好,莫要延误丝毫。”
二人被恶心得不轻,且还听出了这小屁孩话里的威胁之意。好气,一想到自己除了生气压根没有丝毫办法,他们便更生气了!真希望有人能收拾这死小孩。
这事儿就算是翻篇了,宋允知也成功在御史台这种“反国子监大本营”中安插了两个“自己人”。虽然“自己人”心不诚,但是管用就行,他看人向来论迹不论心哒。
送走了两位御史,宋允知忽然迎来宫中的传召。
他开始期待起来,陛下是看了他的文章,决定按着他的法子来做吗?
他记得唐郢从前说过,简在帝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宰相,他虽然年纪小,但若是他也能被陛下信重,进而影响朝廷决策的话,那他岂不是也是实质上的宰相了?
宋小丞相,听起来不错。
第80章 马政 文章惊艳众人
宋允知被他先生领着进宫。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回进宫,一开始还有些陌生,如今已经轻车熟路了。
议事的地方早早地来了几位官员,户部冯尚书、兵部尚书秦阆、两位丞相外加一位太仆寺卿。
众人望着空余的两把椅子,都在琢磨剩下的两人究竟会是谁?
今早他们被陛下急召进宫,又莫名其妙被塞了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倒是挺好的,引章据典,言之有物,读来叫人耳目一新。
时人的观点是,南方并不适合养马,因为这里没有广袤的草场,气候也不适宜。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不赞同,指出南方没有良马,症结不在于牧场,而在于缺少血统谱系以及先进的养殖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