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国若是再出手,北戎凶多吉少。
朝中气氛紧张,其中要说受到非议最多的,便是私藏了传国玉玺的四王子了,这段时间不知多少人对他逼问,还说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不是他一意孤行,国家也不会面临这般困境。
再多的非议,四王子如今也咬牙承受了,甚至还不能承认自己藏的东西。既然要藏,那就藏到底,这回若是拿出来,他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
也正因为四王子如此态度,大汗才对他彻底失望。他倒是不介意自己的儿子有野心,说说是为了那所谓的野心,连社稷安稳都不顾,要他还有何用处?
是以近几日,连一向不得宠的二王子,说话都比四王子分量重。
四王子明确感受到自己已然失宠,可他这个深陷牢狱的囚徒却没有丝毫办法可言。进又进不了,退又不能退,若早知是传国玉玺如此棘手,他就不该拿的。
混乱之中,郑廷也悄悄离开了长安城,跑回了老家。
郑廷老家在相州,这一代汉人极多,且大多穷苦百姓都受到过郑廷的资助,连当地的乡绅豪强也都对郑廷颇为推崇。
眼下四处都有起义军,郑廷自然也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天知道他的这一日已经等了多少年了。
这些年的仇,是时候了结了。他且先取所有北戎贵族首级,之后再杀去江南,灭了夏国权贵,彻底一统南北。
第123章 出头 郑廷异军突起
短短一月之间,事态便已出乎所有人预料。
燕国不知道打哪儿听到夏国也掺和了一脚,生怕自己吃亏了,赶紧也暗中资助这些起义军,顺带掺和一脚。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哪有什么悄悄资助,那些人起义军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若说背后没有人支援,可能吗?
至于资助的人是谁,那还用得着想吗,闭着眼睛也能猜到肯定是那两国的贼人!
燕国对北戎一向警惕,但是如今却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们能按耐住不出兵就已经足够体面了,若是再不煽风点火,都对不住他们从前所受的欺凌。就算北戎被整垮了,那也是他们罪有应得!
北戎内部也火烧眉头,他们先前仗着兵马强壮赶走了夏国朝廷,奴役了中原汉人数十载,如今才稍稍松懈了些,便被这些汉人给上了一课。
但是好在北戎这么多的精兵也不是白养的,自大王子跟朝中十来位将军下场之后,起义军已经基本能稳定住了。这个稳定不代表他们被歼灭,而是两边交手数次,发现都不能将对方彻底打趴,于是颇有划区而治的意思。
势力小的起义军只能占领几个县,而势力强大的起义军却能独占一州或者几州之地,譬如林祁盛,他的林家军便是其中最厉害的一支,甚至还一直在兼并其余势力。
北戎军暂时也不能奈何他们,毕竟,跟汉人比起来,北戎人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北戎军里头还有不少汉人,数量远超北戎人。领兵作战时,北戎的将领们都会心照不宣地先让这些汉人冲锋陷阵。
从前他们用这一招屡试不爽,但是如今却不行了。
有了起义军做例子,不少汉人士兵并不愿意为北戎卖力,有的尚未开战,便已经先投靠敌营了,于是战况便这样陷入了僵局。
别的地方已经打了好几轮,郑廷在密州却还算安稳。他先是安抚住了密州的鳏寡孤独,许诺密州军不会弃他们于不顾,又抢了北戎在密州的几个粮仓赈济平民,且还放出风声,不论是谁,只要投靠密州,便能分粮分地。
凭借这一点,郑廷在北戎一时间追随者无数。
不久后,林祁盛也留意到郑廷。
他之前一直没把这人放在眼里,后来发现这人时常躲在他们林家军背后招兵买马,明明是个缩头乌龟,却将好处给占尽了,与北戎交手的事却都甩在他们林家头上。林祁盛心中恶心得要死,可无奈北戎人没灭,林祁盛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在汉人中间起内讧。
可他对郑廷总归还是看不顺眼,他手下的心腹都知道,若是来日林家军率先入主京师,歼灭了北戎,第一个要料理的应当就是这个郑廷了。
除密州附近的百姓愿意投靠郑廷,北戎军内部的汉人也更倾向于投奔密州。
虽然郑廷不如林祁盛名头大,底蕴强,但这么多年经营下来,郑廷本人在汉人中名声极好。去参军就分粮分地,哪怕他们能得到的地并不多,但是贫民百姓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几亩薄田,有个遮风避雨的茅屋,能够养活一家老小便足够了。
这日夜里,五个汉人小兵便从朝廷的军营中摸黑逃出,一路往密州狂奔。
这会儿逃跑并不容易,他们也是筹谋了半个月,今儿才等到军营中的主事喝醉了,连夜偷跑成功。也是他们运气好,上一个逃跑的汉人小卒被抓之后,直接当着他们的面被打死了。
北戎人对起义军深恶痛绝,对他们这些逃跑的士兵更是毫不容忍,只要被捉到了就是一个死。
好在眼下他们逃出升天了,跑了一夜,几个人如今才顾得上喝口水,虽然狼狈,但是众人心情都还不错,为首的那人甚至已经计划好了:“等咱们到了密州,就写信回去,让一家老小都搬去密州。”
他们是穷苦人家出身,一家老小也没几个人,安家也容易,给个茅草屋就能住了,“但愿郑大人能善待咱们。”
“肯定会的。”边上的人格外笃定,“我已经打听多日了,郑大人处去了就分田,若是不幸战死了,家人还能多分几亩额外的田。而且密州起义军虽多,但却不怎么打仗,也不主动招惹北戎军。有林家军在面前挡着,还算安稳。”
他还有话藏在心里没说,其实就算是上阵杀敌,没了还能分几亩田,对他们来说也是值得的。毕竟他们留在北戎这边,死了就死了,家人得不到一点体恤金。
投奔的人越来越多,郑廷却也稳得住,甚至告诫手下众人,不可得意忘形,不可借机生事。
郑廷今年三十有六,他自成年之后便在为出人头地奔走,手下的能人虽然比不得林祁盛,但是也绝对不少。而且性情都跟郑廷类似,都是一等一的善于隐忍之人。
如今才到了哪儿,远不是可以肆意的时机。他便是有再多的戾气,此刻也还得压抑着,扮出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样。只因郑廷知道,那些投靠过来的小卒最喜欢看这种模样,也最容易信任这样这种皮相。郑廷不觉得自己是在骗人,他善待每一个百姓,体恤每一个兵卒,不论自己究竟想什么,他从没有对不住任何人。
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他一如既往对待这些人,又有谁敢说他不是君子?
不过,北戎也没准备给郑廷徐徐图之的机会,等到起义军暂时不能再扩充势力后,北戎王室便开始悄悄朝这儿增添军队。之前是他们被这局面给唬到了,一时间才错了注意,打得乱七八糟。如今冷静下来,大王子立马改了战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