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知道周扬说的是他身边的警卫员,当即说道:“行,那嫂子就给你们做正宗的蒙餐!”
“好嘞!”
说完,周扬便挂了电话!
不过周扬并没有急着过去,反正现在才不到五点钟,夏天的晚饭怎么也得七点钟才开始。
他想趁着这段时间,看看家里的收藏,也看看自家媳妇儿和老爹前段时间又淘回些啥好东西。
从80年开始,随着八宝梁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们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没人平均每年的分红至少至少三四万块钱。
周扬家连大带小6口人,每年从村里就能分到二十多万的分红。
再加上他和李幼薇的工资收入,每年家里的收益打底二十好几万。
这么多钱,每年到年底的时候基本上都要被花光,甚至于还要和老丈人以及大舅哥他们那边借一些。
这些钱全都被周扬交给李幼薇和父亲周亚文,让他们用于购买文物字画,以及各种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上面放开对文物商品的交易管制,而且还不定时的举办各种文物交易会,李幼薇和周亚文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每次交易会开始,不管是在哪里举办,李幼薇或者是周亚文都会请假前往,而且每次都要砸下不少钱。
这五六年下来,单单在这方面,周扬就花掉了一百五十多万元。
到现在,他还欠着李家老宅那边五十多万元。
今年的文物商品交易会是5月份举行的,举办地在沪城举办,据说为了办好这次交易会,文物商店总店协调各省的文物商店,调剂了各种文物件。
而自家媳妇儿在前后4天的时间里,一共花掉了近十万元,周扬现在就想看看这十万块钱都花到哪里了,值不值。
第1474章 丰厚的家底儿
京城周家!
周扬先是来到书房,这里是存放书籍字画的地方。
原本相对宽敞空旷的书房,此时已经变了样子,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拥挤。
没错,就是拥挤!
为了能存放更多的东西,李幼薇在书房里做了好几排木头架子,将书房大部分的空间都给占用掉了。
眼下整个书房里,属于周扬的东西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待客用的沙发、茶几以及茶具全都不见了。
此时,这些木头架子上全都摆放着各种古籍字画。
为了能更好的保存这些古籍字画,李幼薇特意让木工师傅打造了大量的木头盒子,都是用上好的硬木打造的。
随便拿了一个盒子出来,周扬看到木盒上竟然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黄宾虹”三个字,显然是注明盒子里存放的到底是谁的作品。
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三个卷轴。
取出一个卷轴展开之后,一幅山水画顿跃然纸上。
仔细一看,赫然是黄宾虹代表作之一的《雁荡山巨幛》,该画是黄宾虹于1931年5月创作完成,虽然不算是黄宾虹价值最高的作品,但也颇有名气。
欣赏了一会这幅画作之后,周扬又打开了另外两个卷轴,这两幅画同样是黄宾虹的名作,即《大龙湫图》和《铁城壮观之图》。
创作这几幅作品的时候,黄宾虹已经六十多岁了,技艺已经大成。
再加上这些画作全都保存完好,价值不菲。
随后,周扬又取下旁边几个盒子,上面分别贴着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的名字。
看到这些盒子里的作品之后,周扬整个人都麻了,这些可都是近现代的艺术大师啊。
就算现在不是大师,以后也会成为大师的。
这里面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作品最多,每人都有十几幅之多,其中不乏有那些前世在拍卖会拍出天价的作品。
周扬暗暗盘算了一下,单单这几位大师的作品,三十年后就价值几十亿。
而这样的书画作品还有整整一屋子,要是等价格起来之后全都卖掉,周扬都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几十亿还是几百亿?
不过周扬也知道,这些藏品他大概率是不会卖掉的,毕竟现在的他有单位的工资,也有村里的分红,压根儿用不着变现这些字画。
以后,这些东西都将是宝儿她们姐弟几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