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宸看着一脸关切的郑太后,心情无比复杂,面上半点不露,笑着说道:“侄孙不孝,莫名其妙地病了一场,连累得太后娘娘忧心了。”
郑太后笑道:“又不是你成心想生病,哪里就不孝了。哀家牵肠挂肚的,你好了哀家就踏实了。”
郑宸一脸感动孺慕之情:“姑祖母这般疼我,我以后定要好好孝顺姑祖母。”
郑太后被哄得眉开眼笑。
郑宸按捺着心里的激越,故作不经意地笑道:“对了,赵公公八日前回京,韶华表妹也跟着一起进宫了吧!我听姑祖母提过几回,还没见过她。”
郑太后随口道:“她这丫头,性子执拗,非说南阳王托了梦,她要留在南阳郡,不肯进宫来。哀家也就随她了。”
郑宸:“……”
郑宸全身一震,目中闪过错愕和难以置信,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底又掠过狂喜,声音有些发颤:“宫里有太后娘娘教导,有公主和两位县主相伴,还有学问渊博的太傅,琴师绣娘都是大梁最顶尖的,便是要习武,宫里也多的是高手。韶华表妹一个人在南阳郡孤零零的,还是早日接进宫来才好。”
这话说到郑太后心坎里了。
她要接姜韶华进宫,确实有些算计和私心,不过,也是真切地为姜韶华考虑着想。
亲娘早亡,祖父也走了,身边就剩一个入赘的亲爹卢玹。这个年龄的少女,身边没有正经长辈怎么行?过几年及笄了,要去哪儿寻合意的夫婿?
郑太后叹道:“她暂时不愿进宫,哀家也不便逼她。等过个一年半载,哀家再派人去接她。”
一年半载,太久了。
他根本等不及。
她不愿来京城,他就去南阳郡见她。
这句话在舌尖打了个转,又被郑宸生生咽下。
他和她“素未谋面”,在众人眼中毫无瓜葛,他有什么理由远行千里去找她?
“太后娘娘,”带回新式辕犁立了一大功重新站稳景阳宫第一红人位置的赵公公快步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厚实的信封:
“南阳郡主令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了一封信来,请太后娘娘过目。”
第96章 来信
姜韶华写信来了?
郑太后有些意外,伸手接了厚实的信封。
郑宸的目光也移了过去,紧紧盯着那封信。
奈何郑太后没有当面拆信的意思,反倒嘱咐了一句:“你身体既是好了,就去上书房读书吧!”
郑宸只得应下,拱手告退,临走时,忍不住又看了信封一眼。目光似要穿透信封,看清那个深深烙印在心底的身影。
郑宸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进了上书房。
太子一脸喜悦地起身相迎:“子羡,你可算是好了。这些日子,我们都担心得很。”
姜颐抢着笑道:“可不是么?博元原本一顿能吃三碗,这几日忧思不安,饭量足足减了三成。”
李博元咧着嘴直乐。
王瑾欣然笑道:“今日晚上,我做东道,让人去鼎香楼定一席最好的席面,庆贺子羡安然无事。”
十三岁的王四公子,目光清澈,如明月朗星。眉眼含笑,温润如玉,一派翩翩公子风采。
郑宸定定地看了王瑾片刻。
王瑾被看得一头雾水,笑着调侃:“不过八九日没见,你这么看我做什么?莫非我头上生了角,还是脸上多长了一双眼?”
众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郑宸深深看王瑾一眼,也笑了起来:“我就是忽然发现,你生得格外俊俏好看,一时心里嫉妒,忍不住多看两眼。”
此言一出,众人又笑喷了。
王瑾哭笑不得,呸了郑宸一口。
男子汉大丈夫,比的是文采武略,比的是才学气魄。又不是姑娘家,比什么脸啊!
再说了,就算是比脸,又有谁敢在英俊无双的郑小公爷面前自夸俊俏?
郑宸慢慢深呼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去。万千思绪都被压进心底:“我几日没来,太傅这几日教了什么?你们几个快些说来听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