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

度韶华 第223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郡主这才是时刻将百姓民生当做头等大事啊!
如果朝廷衮衮诸公都有郡主这样的心胸,那大梁朝堂会是何等光景?坐在龙椅上的年轻天子,要是有郡主这样的手段能耐,北方也能早些平定,百姓不会遭那么多罪了。
汤司吏浮想联翩,感慨不已,一边策马随在郡主身后,向荒田而去。
和之前的西鄂县一比,郦县的饥民安顿明显好得多。在荒田里耕种的饥民们,衣衫破旧却干干净净,面无菜色,目中有着对未来的希冀和热切光芒。
这样的精神状态,不必多问,都是蔡县令的功劳。这个干瘪黑瘦相貌丑陋的蔡县令,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郡主,崔公子,这里就是荒田了。”
第371章 荒田(二)
郦县山多林多,土地也多。以前因为匪祸严重,郦县百姓生计艰难,十分贫穷。后来土匪窝被剿灭一空,郦县又有了一个勤勉爱民的蔡县令,短短几年间,郦县就从倒数前三的赤贫县城,进步到了中县的位置。
今年郦县第一批接收饥民,安顿得十分妥当,得了陈冯两位长史的高度赞扬。直接拿郦县做了范本,令其余诸县效仿。
姜韶华巡过西鄂博望等县,今日进了郦县,才算真正顺眼顺心。
蔡县令伸手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语气中难得露出一丝骄傲和自得:“这些田地,都是他们辛苦开垦出来的。臣已经将土地都登记入册,按着之前定好的,一半土地归百姓,另一半归郡主名下。”
姜韶华失笑:“不是说另一半归县衙吗?怎么变成本郡主的了?”
蔡县令理所当然地应道:“县衙的就是郡主的。”
这话有道理。
陈瑾瑜马耀宗一并点头表示赞同,汤有银反应稍慢一步,很快也跟着点头:“蔡县令言之有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