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中,孤儿占的比例最大。这回被春妮叫去干活的三个孩子中,正好都是孤儿。
春妮噗地笑了:“校长,你不觉得,你现在越来越像老妈子了?”
方校长挥手撵她:“去去去,你这孩子净会开校长我的玩笑。我是认真的,咱们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不能被外国人的仨瓜俩枣骗走。”
春妮笑嘻嘻的,压低声音:“这怕什么,学校不是准备开夜班课了吗?咱们给里头加点料。”
“加什么料?”韩厂长和方校长默契地拉着她走远了些。
“你们想啊,他们在英国人那干活,语言不通,又被人瞧不起,时间一长,心里肯定有苦闷。咱们往后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经常去看他们,找他们谈心,为他们排遣忧难,时间久了,还怕丢了人心?”
春妮当过孤儿,知道身后无依无靠是什么感觉。
方校长若有所思:“这倒也是,韩厂长,咱们以后的工作还要往细致处做哪。”又说:“以后你们安排老师学生去探望他们,记得……”
尽管韩厂长目前已经不是学校老师,方校长遇到什么事,还是喜欢找这个曾经的舍友商量。
春妮见他们谈话谈得入神,去玩具厂的车间转了转。
学校那回趁圣诞节抢盖了八间房子,因为时间太紧,只有三间是完全盖好的状态。其中一间被老师们占去做了办公室,另外一间给了校长当住处。
因为校长的妻儿不在海城,学校所有的员工中,只有他目前跟家人两地分居,半年多没能团聚。现在倭国人把持着租界外围,居民们出行越发不便,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像去年一样来个大封锁,大伙最后一致同意把这间房子先让给校长一家人住。
最后一间就是他们现在的工作车间。
这个工作车间原本是学校为几名暂时来回不方便的老师们准备的宿舍,但春妮他们出人意料拉回来一台机器,机器不能再跟木料一样,随便搭个棚子就能安置,房子只能暂时让给了他们。
正因如此,偌大的带锯机放进去之后,车间怎么也没法多塞几个人进去。
春妮去时,看见员工们聚在门口谈论韩厂长带回来的消息。
她驻足听了一会儿,有人发现了她,兴奋地围上来:“顾老师,邓来喜跟严广福以后都不来学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