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剑竟是比裴钱那套疯魔剑法更随心所欲。
但是不管如何出剑,养剑葫始终停在剑尖,纹丝不动。
陈平安并不知道,崔东山早已撤去了那座金色剑气造就的雷池。
外人虽然不可听闻言语声,书院许多人却可见到他的御剑之姿。
————
一行人站在书院门口。
陈平安已经背好长剑剑仙和那只大竹箱。
裴钱斜挎包裹,手持行山杖,腰悬刀剑错。
朱敛和石柔站在一旁。
李槐与裴钱一番窃窃私语、约好了以后一定要一起闯荡江湖后,对陈平安轻声道:“到了龙泉郡,一定记得帮忙看看我家宅子啊。”
陈平安点头笑道:“没问题。”
然后对李宝瓶和林守一李槐一行人说道:“你们都去学堂上课吧,不用送了,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估计夫子们以后不太愿意在看到我。”
李宝瓶没有一定要送小师叔到大隋京城大门,点点头,“小师叔,路上小心。”
陈平安揉了揉她的脑袋,“小师叔还要你说。”
李宝瓶展颜一笑。
陈平安对茅小冬作揖告别。
茅小冬点头致意,抚须而笑,“以后常来。”
最后是崔东山说要将先生送到那条白茅街的尽头。
裴钱与宝瓶姐姐也说了些悄悄话,两颗脑袋凑在一起,最后裴钱眉开眼笑,得嘞,小舵主捞到手了!
陈平安与崔东山缓缓而行在最前边,一直走出了这条大街拐入白茅街,最后在白茅街的尽头,崔东山终于停步,缓缓道:“先生,我没有觉得如今世道,就变得比以前就更坏了。山上的修道人越来越多,山下的丰衣足食,其实更多。你觉得呢?”
陈平安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的。”
崔东山抬起头,望向天空,喃喃道:“但是不可否认,高出大地的山峰,像一把把剑一样,直指天幕的那些山峰,每百年千年之间,它们出现得次数,确实越来越少了。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的悲欢离合,不要都变成鸡笼外边的啄食,麻雀窝的叽叽喳喳,枝头上的那点寒蝉凄切。”
崔东山伸手指向高处,“更高处的天空中,总要有一两声鹤唳嘶鸣,离地很远,可就是会让人感到悲伤。仰头见过了,听过了,就让人再难忘记。”
陈平安笑道:“你能这么想,我觉得很好。”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先生读书还不多,学识浅薄,暂时给不了你答案,但是我会多想想,哪怕最后还是给不出答案,也会告诉你,先生想不明白,学生把先生给难住了,到了那时候,学生不要笑话先生。”
这大概是陈平安生平第一次承认,自己是崔东山的先生。
崔东山笑脸灿烂,突然一揖到底,起身后轻声道:“故乡垄头,陌上花开,先生可以缓缓归矣。”
陈平安无奈道:“这都入秋了。”
崔东山使劲摇头,“愿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第420章 山水依旧
(让大家久等了。14000字章节。)
从大隋京城走回大骊龙泉郡的返乡路,陈平安无比熟稔。
依然是尽量拣选山野小路,四下无人,除了以天地桩行走,每天还会让朱敛帮着喂拳,越打越动真格,朱敛从压境在六境,到最后的七境巅峰,动静越来越大,看得裴钱忧心不已,如果师父不是穿着那件法袍金醴,在衣服上就得多花多少冤枉钱啊?第一次切磋,陈平安打了一半就喊停,原来是靴子破了道口子,只好脱了靴子,赤脚跟朱敛过招。
离开大隋边境后,陈平安就换上了草鞋,看得裴钱乐不可支,然后陈平安就也给她做了一双,小黑炭便笑不出来了,草鞋结实,上山下水其实反而比寻常靴子更加可靠,可终究磨脚,好在陈平安也没坚持让裴钱一直穿着。裴钱拿针挑破脚底水泡的时候,朱敛就在旁边说着风凉话,这一老一小,习惯了每天嘴上斗法。
陈平安当时就坐在溪涧旁,脱了草鞋,踩在水里,思绪飘远。
近乡情怯谈不上,可是比起第一次游历返乡,到底多了许多挂念,泥瓶巷祖宅,落魄山竹楼,魏檗说的买山事宜,骑龙巷两座铺子的生意,神仙坟那些泥菩萨、天官神像的修缮,林林总总,许多都是陈平安以前没有过的念想,经常心心念念想起。至于回到了龙泉郡,在那之后,先去书简湖看看顾璨,再去彩衣国探望那对夫妇和那位烧得一手家常菜的老嬷嬷,还有梳水国老剑圣宋雨烧也必要见见的,还欠老前辈一顿火锅,陈平安也想要跟老人显摆显摆,心爱的姑娘,也喜欢自己,没宋老前辈说得那么可怕。
崔东山,陆台,甚至是狮子园的柳清山,他们身上那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士风流,陈平安自然无比向往,却也不至于让陈平安一味往他们那边靠拢。
这叫喜新不厌旧,所以家当越攒越多。
陈平安觉得这是个好习惯,与他的取名天赋一样,是寥寥几样能够让陈平安小小得意的“拿手好戏”。
陈平安突然转头对裴钱说道:“以后你和李槐他们一起走江湖,不用太拘束,更不用处处学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