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隐官大人在场的时候为何不表?好问!那算啥表忠心,那叫溜须拍马!非我辈铁骨铮铮豪杰作为。
对吧,右护法大人?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山花烂漫。她们来到一处幽静地方,道路两边都是桂树,蹲在树荫里,交头接耳,嗑着瓜子,闲聊起来。
等到春风喊来夏季,夏天再喊来邻居,等到此地丛桂秋时着花,芬芳扑面,香闻数里,悠然步行其中,恍入金粟世界。
扶摇麓道场中,陈山主正在伏案默默刻字。
老观主站在旁边,一手负后,一手拿着块青砖,点头赞赏道:“陈道友凭这一手纯熟馆阁体,若是参加科举,可以金榜题名。”
第1119章 二十人与候补们(上)
(抱歉抱歉,更新晚了。)
陈平安还是选择篆刻那底款“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边款三千言,我就喜欢刻字数多的,更有挑战性的。
老观主好像早就知道是这么个选择,随口问道:“闭关是真闭关,分出三粒心神,分别去了哪里闲逛?”
陈平安答道:“借助于老真人的六张符箓,分别去了雨龙宗,北俱芦洲琼林宗,桐叶洲中部大渎,各有所求。”
老观主笑道:“境界高了,终于开始翻旧账,跟人算总账了?还是说如今道侣成了十四境,陈道友便底气十足,腰杆硬了?如此说来,难怪跟柳阁主相谈甚欢,成为了一路人。”
双方道路,殊途同归,一个靠师兄,一个靠道侣。
不对,准确说来,是一个只靠师兄,师兄的境界就是师弟的境界。一个既靠道侣,也靠师兄?
既然这么有本事,怎么道侣的数量才是一个?为何不与师兄数量相同?
若能果真如此艳福,也算凭本事而为,何必辛苦勤恳修什么道,一座天下选一位道侣,到哪里不是横着走。
陈平安就奇了怪了,好像自从上次老观主与道祖来过一趟小镇,老观主此次做客落魄山,就变得特别针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