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剑来 第2502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白发童子不着急御风去往拜剑台,独自走在山路间,蘸了蘸口水翻看册子,是本副册的副册,详细记录着山中的鸡毛蒜皮和恩怨情仇。
比如温仔细那厮胆大包天,竟敢在郑大风那边给隐官老祖下眼药,说某些山水邸报上边有些牢骚,质疑隐官大人为何不去蛮荒。
想起此事,白发童子合上册子,嘴上碎碎念,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就在此时,一个嗓音在心扉间响起,“不去自然有不去的理由。”
白发童子如同挨了一记闷棍,心弦紧绷起来,站在原地不挪步了,就像被施展了定身术。
从它眉心处激射出一粒金光,吴霜降现出身形,径直向前走去,“跟上。”
白发童子耷拉着脑袋,病恹恹跟着,怕啊。
以陈平安的性格,既然答应了吴霜降要照顾好白发童子,就一定会竭尽全力,绝不含糊。
其实吴霜降一行人问道白玉京的大致结果,陈平安说不定要比青冥天下的山巅修士知道更早,比如当那位落魄山编谱官跌境至几近“无境”之时,便是这位箜篌道友体魄神魂最为孱弱之时。陈平安当时就心知肚明,吴霜降在白玉京地界,肯定已经“身死道消”。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落魄山都该立即给白发童子安排一位护道人。比如谢狗,或者是老聋儿。反正至少得是一位飞升境才行。
可既然陈平安没有这么做,那本身就是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并不需要去过夜航船、蛮荒天下和五彩天下的吴霜降告诉陈平安。
以吴霜降的才情,自有秘术,开辟出一条神不知鬼不觉的“通天”道路,让白玉京和文庙都无法立即察觉行踪。
换境。
当然,若说文庙和白玉京有心,假定存在一种可能,吴霜降能够“借尸还魂”,再借此反推真相和过程,盯着落魄山,想必也能寻见蛛丝马迹。可问题在于礼圣去过大骊京城了,几位至圣先师的得意学生,因为封正一事,更是去过落魄山……既然他们都没有说什么。那么文庙对待此事,态度就很值得玩味了。
先前持剑者现身青冥天下,并非是陈平安对白玉京的某种示威,而是对吴霜降的一种提醒。
按照约定,可以动手了。
————
刘飨伏地叩拜,起身后略作思量,一步跨洲,来到桐叶洲。
很快刘飨身边便多出一位神色木讷的“桐叶”道友。
只见他头戴一顶碧玉冠,一双金色眼眸,腰悬一枚玉圭佩饰,形容古貌,有王侯气象。
但是满脸疥斑,而且身上装束变化不定,或是青袍玉带,或是缟素披麻,或是披挂甲胄。
这就是桐叶一洲气运流转导致的合道,或者说是显圣。
刘飨说道:“文庙圣贤对皑皑洲充满忧虑,那我就偏爱几分。北俱芦洲最不服管束,所以我便青睐。你桐叶洲一向最为闭塞,所以我才肯让你显化。将来他哪天去蛮荒战场,不管是以何种身份,你就都跟着,就当是一起还礼蛮荒。”
————
不知为何,姜赦觉得眼中陈平安变得陌生起来,竟是让他这位兵家初祖心中,没来由起了一种大道之争的杀机,以及压力。
陈平安自言自语道:“终于记起来了。三教祖师已经散道,万年未有之变局,人人争渡,得道者一。原来崔师兄早就算好了。”
“让小师弟来统率兵家。”
“由陈平安来立教称祖。”
第1144章 不知天高地厚
陈平安面带微笑,屈指弹剑,剑尖微颤,铿锵作龙鸣,剑光圈圈漾开,映照得整张脸庞神采奕奕,得大自由。
稍稍振翅便撞壁的笼中雀,观天如看一幅界画的井底蛙,我与我相看两厌、互为苦手的我们,终于可以跟这个世界,说几句大话,心里话。
姜赦听闻此言,非但没有出言讥讽,反而有些恍然,“这就终于说得通了。”
登山求仙,怕什么,就来什么?修道之人,怕那万一,便成一万。
姜赦终究不是十五境,难以超脱此道,依旧有劫起劫落,避无可避。姜赦看了眼陈平安,“真实道龄,也太年轻了点。”
赢了,难免有胜之不武的嫌疑,输了,更是倒灶。
反观这位年轻剑修,输了,虽败犹荣,赢了,未来天下走势,更是无法想象。只说那位算天的邹子届时该如何自处?
姜赦撇撇嘴,略微施展神通,将这些心绪、念头在心中心之内悉数碾碎,转作别想。
登天一役是刀兵劫,大道误入歧途,欲想做主,占据远古天庭遗址,弱天下而独尊兵家,一场共斩便是应劫。
囚禁万年又是一劫,看似脱劫而出之际,却是大劫临头之时,当姜赦一颗道心死灰复燃,欲想再次整理兵家,就又有大道压胜,如影随形。
姜赦身为兵家初祖的劫数所在,自然就是他人觊觎的天大机缘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