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剑来 第251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阴阳家,有中土陆氏和邹子各占半壁江山,双方针锋相对。此外小说家,农家、药家等,也能融洽共处。
即便是与儒释道统称“三教一家”、能够单独从诸子百家中摘出来的兵家,中土祖庭汲县磻溪与天下武庙一起尊奉姜太公为主祭,拥有七十二位历代名将作为从祀,共享人间武运香火。
唯有法家,是个特例。
一直没有名正言顺的祖师爷,导致法家更像一个松散的学派,代代有高人,但是历史上能够善终的法家,屈指可数。这也使得法家一直陷入实与名不与的尴尬处境,得势之时极其强势,比任何显学更有世俗权柄,但是往往昙花一现,朝令夕改,无法长久。再者法家内部道统始终无法统一,宛如经常江河改道,侵吞支流,主干河道与支流混淆不清。比如宝瓶洲青鸾国那位大都督韦谅,就是一位被崔瀺相当倚重的法家名士,曾经帮助老王八蛋立碑一洲山巅,功勋卓著,前不久担任大骊陪都的刑部尚书。若是询问韦谅“家法”如何,相信韦谅也很难说自己具体是师承法家某一条道脉。
崔东山神色凝重,暂时按下心头疑惑,亏得郑居中是在己方阵营,不然有的头疼了。
吴霜降法相将天地大道缺漏一一补上,免得被姜赦随随便便走脱了。
真身站在法相肩头,吴霜降俯瞰远处战场,手中多出了一件貌似青铜材质、锈迹斑斑的古老兵器,横刃。
吴霜降盯住那位兵家初祖,“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旧路不通,该易帜了。”
别说是局中人的姜赦,便是姜尚真这种暂作壁上观的看客,都觉吴霜降一句话,杀气腾腾。让他都感到阵阵冷意,背脊生寒。
先不谈郑居中,吴霜降曾是武庙陪祀名将,与姜赦同是兵家,当然是半个“自己人”,无非是这条兵家道脉历史的上游与中游。
故而此战,不管影响天下大势有多深远,只说当下,别看吴霜降言语神色如何随意,此战何其孤注一掷,何等杀机四伏。
郑居中不言不语,只是朝吴霜降点点头,示意可以动手了。
我自会兜底,负责对付姜赦用以换命的杀手锏。
吴霜降心领神会。
今日一战,共斩姜赦,篡其位,夺其名,得其实。
新旧争道。
入室操戈!
第1148章 休要略过不提
夜航船如一叶浮萍大海中。
刘羡阳好像在神游万仞,小陌负责盯住那位姜赦的道侣,谢狗坐在台阶上打哈欠,妇人的眼神则时常在裴钱身上流转。
院内气氛略显沉重,老秀才突然说道:“裴钱,陪我散散步。”
裴钱点点头。
庭院有侧门可以通往别地,只是这座月洞门却上了锁,老秀才装模作样从袖子里摸摸索索,背对众人,好似掏出钥匙开了门,推门而入,裴钱跟上。
不同于先前院子的寒酸,此处可谓别有洞天,典型的公卿宅第,高梧绿竹,颜色苍翠,上下皆清,一墙稍空,补以玉兰,想来炎夏做客人间,暑气不敢到此串门。
老秀才环顾四周,笑道:“东家也太小气了。若能读书其中,开启幽窗,天光与青绿一并涌入,字俱碧鲜,真是开卷有益。”
裴钱收起思绪,解释道:“听小师兄说过,灵犀城上任城主是位女子,她对苏子和辛济安先生的词,都能批评一二。估计这处是她的读书处,夜航船作为大东家,不好随随便便让给师父作为私宅,不然就有人走茶凉的嫌疑。”
老秀才点点头,恍然道:“这就说得通了,否则我非要跑到船主东家那边絮叨几句,有枣没枣打一竿再说。”
那株玉兰正值花期,花时地上如积雪。
老秀才双手负后,站在树下,自顾自笑了起来,轻声道:“上次文庙议事,对峙的,是两座天下,声势阵仗很大。出风头最大的,当然还是平安了。托月山那边,又是拉郎配,劝你师父去蛮荒,就可以帮你们多认几个师娘,又是摆足架势,愿意将高位王座虚席以待,搞得好像你师父今日去了蛮荒,明天就可以坐二三把交椅,甚至斐然好像都肯让贤,周清高对你师父的仰慕,如今更是两座天下皆知,恨不得代师收师叔了。”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有些听闻此事的浩然修士,觉得荒诞,倍感滑稽,误以为蛮荒乌烟瘴气,做什么都是胡来的。你却不要觉得是那些大妖在开玩笑,故意调侃你师父,蛮荒那边是真想拉拢他这位末代隐官。扯起一条曳落河,剑开托月山,抢走一轮皓彩明月,单对单,做掉了蛮荒大祖的首徒,需知那元凶还是一位飞升境巅峰剑修。蛮荒只认强者,既然能认白泽,就能认陈平安。不说斐然,只说萧愻好了,若是平安去了蛮荒,你看她开不开心,肯定会的,她是叛出剑气长城,陈平安却是叛出了剑气长城以及浩然天下,光凭这一点,萧愻就要对你师父刮目相看,视为同道中人。”
老秀才娓娓道来,裴钱耐心听着,问道:“文圣老爷,礼圣先生盯着这边吗?”
老秀才摇摇头,“没在看了,怨不得他不担事。毕竟天外还有燃眉之急和心腹大患,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三教祖师的散道之举,功亏一篑。”
能够分出心神来这夜航船,与姜赦对话几句,礼圣已经冒了不小的风险。
听过老秀才的解释,裴钱理解是理解,却还是有些难以掩饰的失落和忧心。
老秀才伸手揉了揉脸颊,开始移步往外走,“这件事,是我做岔了,十分差劲。”
裴钱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将到了嘴边的言语咽回肚子。
老秀才却没有自己的过咎轻轻放过,继续说道:“推本溯源,有今天的为难,还是我当年把事情想得简单了,自认还算周全,不顶事。实不相瞒,关于你的来历,平安一直被蒙在鼓里,我却是清楚的。要不是我的提议,观道观那边,碧霄道友就不会安排诸多巧合,让你与陈平安相见,一起离开藕花福地,成了师徒。你们今天也不会如此揪心。我那会儿总觉得姜赦万年刑期将满,到时候出山,难免满肚子怒气,就想着找个稳妥办法缓冲一下,免得人间再起干戈,所以处置这件事,我大有私心,极为事功。”
老秀才一手握拳,轻轻敲打手心,“想着这么做了,对平安,人生路上做人做事总是想着先吃亏的关门弟子,能够提前获得一张护身符,在兵家初祖那边赢得些许好感,攒下一份不大不小的香火情,在乱世里边,赢得先手。比如平安独自守着剑气长城那些年里,我就一直希冀着姜赦可以出手帮忙解围。”
“对裴钱,能够跟在平安身边,多走走多看看,眼界一开,性格就不会过于执拗,朝夕相处,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完全就是一个从书香门第里边走出来的孩子。有学养,有家教,有担当,早晚会是那巾帼不让须眉的大家闺秀。我对平安的耐心,还有裴钱的潜质,都是很有信心的,只要他认可了你,就一定能够照顾好你,至少可以带给裴钱一个平平常常的童年,走过远路,落定了,就要去学塾读书,下了课,家里有和蔼的长辈,身边有可以聊天的投缘朋友。慢慢来,不必着急长大。”
“对姜赦和他那位道侣而言,好似凭空多出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若能一家团圆,怎就不是苦尽甘来了。确是我一厢情愿,把人心想得简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