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剑来 第262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等文字缘,曾经让杜俞觉得世间的巧合真是妙不可言。
当时他还乐呵,猜想哪位了不起的大剑仙?豪杰宗师?竟然能够让那位隐官有此灵感?
杜俞到头来才发现,好家伙!原来就是我?!
大街上,苻南华和蔡金简,还有黄钟侯,他们并肩而行,各怀心思。
老龙城和云霞山是典型的山上世交,否则当初苻南华和蔡金简游历骊珠洞天,就不会结伴而行,一起走那趟泥瓶巷。他们两位,离开那座小镇之后,各有各的机缘造化。苻南华先是迎娶了云林姜氏的一位嫡女,如今更是成为老龙城的城主。
蔡金简也已经是一位元婴,绿桧峰的峰主。以至于耕云峰的黄钟侯,由于不过是金丹境,竟然捷足先登,当上了新任山主。在山外议论纷纷,都为蔡金简打抱不平。其实黄钟侯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先前思来想去,好像都要归功于自己见着的那两个家伙?一个油嘴滑舌、神神道道的年轻道士,一个更油嘴滑舌、没半句真话的好酒之人?
苻南华笑问道:“作何感想?”
蔡金简笑道:“还好吧。”
她是在自家道场绿桧峰见过陈平安的。
当年蛮荒妖族率先占据桐叶洲,跨海攻入宝瓶洲,战事惨烈,硬生生将一座老龙城打没了,而且还是字面意思上的荡然无存。结果等到战事落幕,苻氏和几大家族,没跟大骊王朝讨要半点人力财力,又硬生生靠砸钱复原了一座老龙城。
位于宝瓶洲最南端的老龙城是公然,而不是私底下,至今还跟大骊朝廷、尤其是陪都洛京保持极其紧密的关系。
其实大骊宋氏皇帝从未驻跸巡幸过老龙城土地,只有藩王宋睦在那边但是一洲山上山下,都心知肚明,老龙城不是大骊王朝“行在”胜似“行在”。
黄钟侯带了一壶耕云峰的春困酒,想要送给那位帮忙牵红线的月老,只是双方身份悬殊,未必能着见面了。
苻南华自言自语:“曾经壮举,反成笑谈。当年糗事,竟成美谈。”
如果说绣虎崔瀺,一直是在用最大的理性,去克制自己内心最大的愤怒。
那么作为接任者的陈平安,又是怎样的真实道心?好像外人无从知晓了,天晓得。
国师府,陈平安突然放下手边事务,站在门口,看着对面的屋子,大师兄崔瀺的书房。
他从青冥天下返回大骊京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桃花下,宋云间转头问道:“国师,想什么大事呢。”
沉默许久,陈平安舒展眉头,抬起双手呵了口气。
既然事功,何为回报?
既然崔瀺开创的事功学问的第一根祇,便是绝不可以吝啬回报,甚至需要超乎预期。
那么大师兄必定留给自己一份回报,必然存在。就像个谜题,却需要他这个小师弟自己去解题,寻找谜底。
可以肯定,只要被陈平安找到了,那个答案,一定会很吓人。
第1203章 开门见了新人间
御书房,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宋和放下朱笔,将其搁放在海鳌驮三山形状的青瓷笔架上边,是宝溪郡溪头县一座官窑烧造的内府用物。宋和揉了揉手腕,拿起桌上一份刚刚递过来的刑部秘录,当然内容是精简过的。皇帝看了一会儿,说道:“仙人境。还是个会挑日子会挑地方的仙人。”
此刻屋内,司礼监和御马监的两位掌印太监,还有负责京师治安的巡城兵马司统领,以及掌握宋氏皇家供奉的老仙师,再加上钦天监的一位监副,他们都屏气凝神,默默等待龙颜震怒的那一刻。
宋和又随手翻了几页,书页哗啦啦作响。
宋和猛地抬起手臂,将册子重重往御案上边一摔,“一群酒囊饭袋,要不要寡人拉着你们一起去趟国师府,跟国师道个歉,好好解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纰漏?!”
资历尚浅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才刚刚升官掌管兵马司不到一个月的官员洪霁,他们尤其是紧张,口干舌燥。前者刚想要开口,与陛下解释那刘老成的遁法,为何能够接连绕过三座京城大阵,为何连钦天监那边都会被钻了空子……只是眼角余光却发现司礼监掌印眼皮子的一个细微动作,御马监一把手貂寺便立即将所有言语收回肚子,嚼烂了,绝不再提半个字。皇帝陛下一向待人宽厚,极少动怒。今天是例外,确是他们严重失职了。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蟒服貂寺快步走来,老宦官神色古怪,躬身禀报道:“陛下,刚刚得到消息,国师府那边有个翻墙潜入的刺客……”
宋和平时耐心再好,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这位大骊皇帝怒极反笑,伸手指向他们,“好好好,寡人是勤政的明君,你们都是做事干练的良臣,如此说来,陈国师是高攀我们了?!这就是想要争一争浩然第一王朝的大骊朝廷,这就是大骊宋氏的京师,这就是我们庆贺国师参加朝会之际证道飞升,补上的贺礼?!”
洪霁脸色惨白,这位天子心腹的青壮官员,此刻都不是什么叫苦不迭,而是彻底心如死灰了。原本以为这场庆典已经顺利结束,自己和巡城兵马司衙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好,现在完犊子了。我干你娘的刘老成,真境宗的仙人境宗主是吧,你给老子等着,只要没有丢掉官帽子、今天就脱了官服,只要我洪霁还在朝廷当差,即便贬了官,反正这辈子就算跟你们真境宗卯上了!
一场疾风骤雨即将临头之际,有位跟皇帝宋和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口,正是二皇子宋续,大骊十二地支之一,金丹境瓶颈剑修。
如今地支一脉修士已经没有两座山头的派系划分了,自从元婴境剑修袁化境走了一趟落魄山拜剑台,就开始潜心炼剑,无心争权了,好像袁化境还私底下与改艳几个谈过心,所以现在的地支十一人,都默认由宋续担任领头人。至于吏部侍郎曹耕心,既然是崔国师钦点的、陈国师也未否认的人选,曹侍郎就成了地支修士名义上的领袖,但是宋续他们,暂时也谈不上如何认可曹耕心。
一瞥见门口那边宋续的身影,皇帝宋和就收敛怒容。对这个儿子,宋和心里边是有亏欠的,除此之外,皇帝还有一种跟谁、甚至是皇后余勉都无法言说的偏心。
宋续近期负责一部分内廷护卫职责,说道:“陛下,方才那个被朋友撺掇着翻墙的北俱芦洲修士,不是什么刺客。他姓杜名俞,名字是从父母的姓氏中取其一。他是鬼斧宫谱牒修士,尚未结丹。杜俞是跟着浮萍剑湖那拨剑修一起来到京城。早年陈先生独自游历北俱芦洲,跟杜俞在苍筠湖一带偶遇,双方属于不打不相识,最终成为了要好的朋友,据说,只是据说,杜俞还救过陈先生的命,不过此事未经证实也无法勘验。”
宋和满脸疑惑,越听越迷糊,什么意思?那杜俞既然与陈平安关系好,是患难与共的过命交情,你还跟朋友赶来大骊京城参加贺礼,国师府的大门肯定能进,假扮刺客翻墙作甚?
皇帝看了眼司礼监掌印太监,老人心领神会,立即离开屋子,去调阅关于杜俞和北俱芦洲鬼斧宫的详细档案。
宋续继续解释道:“皕剑仙印谱上边的‘让三招’,好像说的就是杜俞。杜俞跟陈先生当年分别之后,好像就转了性子,开始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喜欢打抱不平。但是有个古怪习惯,从不肯让人知道他的姓名、身份,每次做完好事就溜之大吉。既然杜俞喜欢在江湖上做好事不留名,估计登门访友也不走正门。此刻国师府,他们应该一起吃午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