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相公的确为国为民,可他们的立场注定不会让他们作出有损士大夫利益的事情。
大宋开国至今,历经四位皇帝才将士大夫的地位擡高到今天这般,他要是上来就该杀杀该贬贬,信不信朝中剩下半数也会立刻转投襄阳王?
他这皇位本就是朝臣逼着仁宗皇帝立储才得来的,再不情愿也没法随心所欲。
赵顼了解他爹的处境,了解也挡不住他叹气,“难道就真的任由那些人颠倒黑白胡作非为?”
“不会,你爹我也不是吃干饭的。”官家眯了眯眼睛,“不管这些官员知不知道王伦勾结襄阳王,他们上疏给王伦歌功颂德就已经和这事儿有所牵连,这些奏疏到最後都是证据,大宋还有很大一片蛮区缺人治理呢。”
蛮区不好治理,派去的官员稍有不慎甚至会把性命丢在那儿,他舍不得让那些有本事还一心为民的官员去太危险的地方,这些有本事但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子的最适合去开荒。
死就死了,死在山野乡民手里还让他免受“杀士大夫”的恶名。
活着撑到任期结束也行,天底下那麽多名义上归顺大宋实际上却不听官府管辖的地方多了去了,怎麽着也足够他们待到死。
要是任期内将地方治理的很好那就更没问题了,怎麽看都是朝廷赚了。
直接杀了多可惜,怎麽说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考中进士的人,让他们什麽时候干不动了什麽时候再死。
赵大郎:……
狠还是他爹狠。
太子殿下安静了一会儿,他爹说完之後情绪稳定了下来,现在情绪不稳定的是他,“爹,那几个被安置在寺庙的灾民被杀,没有他们状告王伦,这案子就要撤销了。”
“事到如今,只能从城外的灾民中重新找人。”赵曙叹了口气,“幸好昨日直接让禁军去守着那些灾民,不然城外怕是会出现一场屠杀。”
王伦,御史台。
呵,都是好样的。
他这个皇帝前脚让开封府安置那些灾民,那些人後脚就能杀人灭口,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父子俩正说着,外面传话说包拯求见。
赵大郎扭头看向他爹,“爹,需要我回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