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献收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也没多说。
马车慢下来,缓缓停下,阮藜推开车门:“喏,到了。”
在茶棚等候的刘夫人和蘅大夫人早瞧见了,这会儿已下了马车,正快步迎来,阮葵刚扶着元献的手踏下马车,便被母亲牵住。
“瘦了,也高了。”刘夫人看她时已要微微仰头,说着,声音不觉哽咽,双眸也不禁泛红,空出来的那只手不停轻抚她并不算凌乱的鬓发。
蘅大夫人上前笑劝:“上车慢慢说,这里风大。”
刘夫人连连点头,转身的瞬间抹了抹眼泪,才牵着人上了马车。
蘅大夫人跟着她们往车上去,回头又道:“献哥儿跟老二一块儿坐后面的马车,让我们女人家自个儿待会儿。”
“好。”元献微微拱手,和阮藜一块儿回到马车中。
蘅大夫人看一眼,放心一些,也回到马车坐下。
“你表兄待你好不好?有没有欺负你?”
“元献对我很好很好,我们过得很好,娘不用担心。”
“嗯,嗯。”刘夫人点了点头,别开脸,忍不住要掉眼泪。
蘅大夫人见状,闲话几句:“瞧你面色红润,一看就是过得极好,这料子我也没见过,真漂亮,衬你。”
“是京城时兴的料子,我给几位长辈都带了些回来的,只是行李多了不好赶路,一人只有一匹。”
“唉哟,这千里迢迢的,真是让你们费心了,嫂子不过是随口提一句,哪儿想到你们这样有心?”蘅大夫人笑着看向刘夫人,“叔母看看,这真是长大了,哪儿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刘夫人点点头,情绪平稳许多:“你过得好就好,什么礼物不礼物,都不重要。”
“是了,老祖宗和叔母常念叨起你和献哥儿,这再好的礼物啊都比不过孩子们在身旁,还跟嫂子说什么一人只有一匹,你有这个心,嫂子心里就乐开花了,还难为你们带了这样远,都累坏了吧?可要好好在家里歇几日。”
刘夫人应和:“家里饭菜都备好了,回去就能吃上,你的院子也给你收拾出来了,看你要不要在家住两日。”
“这些都好说,都在徐州城,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也不必提前想了,好好歇歇才是。”蘅大夫人又道。
刘夫人又点头:“是,也不必说什么了,让娘好好看看你。”
后边的马车上也正在说话。
阮藜看元献一眼:“两年多不见,你小子似乎又长高了,瞧着比我还高一些了,京城的伙食是不错啊。”
“还好。”元献靠在车上,倒不算正襟危坐,但神情语气都是淡淡的。
阮藜早习惯了,放低些声音:“你先前让我办的事,就是为了今日能回徐州?你在京城当官当得好好的,总不会想不开去县城里。你说是不是遇着什么麻烦了?”
“是遇到些小麻烦,但现下已经解决了。”
“什么事儿?”
“此事越少人知晓越稳妥,还请二哥也不要跟旁人提起。”
阮藜点了点头,也靠回车上,又道:“这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你们怎么还没有动静?”
元献瞥他一眼:“从未听说过堂哥管妹妹妹婿生不生孩子。”
“我随口问一句,你有必要这样严肃吗?”阮藜缩了缩脖子,阴阳怪气一句,“我不问,也又旁人会问,你们还是做好准备。况且你现在可是香饽饽了,葵丫头不给你生个孩子出来,老祖宗她们可是不会放过她的。”
“那就不劳二哥操心了,二哥还是想想明岁的会试能不能考过吧。”
阮藜噎了好一下:“算了算了,我就不该跟你闲话,和你这小子话不投机。”
元献眉头动了动,权当没听见。
马车排成一队,一辆辆进了角门,缓缓往里去,到了老夫人院门口停下。
阮葵跳下马车,停在了原地回眸看来,刘夫人和蘅大夫人也回眸。
元献上前几步,低声道:“妹妹跟母亲嫂子先进去就是。”
阮葵点了点头,这才跟着往里走。
蘅大夫人忍不住低笑:“瞧瞧,还跟原来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刘夫人脸上露出些笑意,心中也踏实了。
到了门口,两人先一步进门,阮葵慢一步,和元献并肩进了堂中,一块儿朝里间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