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也没问,年轻人的事,咱也不能管,问多了也没用。老了,也就能带带孩子,帮着晒晒鱼干了。”于洋爷爷叹口气。
“你叹什么气,又不是只有你老了,我和你嫂子不也老了吗?”
郭婶在旁边说:“你们看人真有意思,咱两家一家一个儿子都往外飞,飞出去就不想回来了,家里就剩下咱们三个老家伙。
人家陈红呢,本来是个府城人,偏偏又来到咱于家村,陪着咱三过日子,想想还真好笑。”
于照华看了看在旁边和狗子玩耍的于洋说:“幸亏有我孙子,要是没有于洋,也留不下陈红,咱这个小破渔村搁不下她。我算是沾了我宝贝孙子的光。”
于洋在旁边听到了,笑着对爷爷说:“没事,爷爷,我的光都让你沾。”这小孩在一边玩着也不忘听大人聊天。
三个老人都笑,村长说:“谁家不是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个好前途,现在年轻人都想出去。
其实这几年,咱这发展的挺好了,镇上今年新建了中心小学,县里的中学也建设成了重点中学,高中可以去荣城,现在的教育建设都搞得很好了,听说现在小学的老师都是大学生了。”
“那我们家于洋赶上好时候了,我还担心陈红会为了孩子上学回济南呢!”
“我妈妈说,不回济南,让我在家上最好的学校,上学就雇人开车接送我。”
“你妈是怎么说的,你仔细给爷爷说说。”于洋爷爷急切地问孙。
“我妈说,她钓鱼很厉害很厉害的,明年就能买个大房子,就去荣城好学校买。
我妈还说,明年让我先上镇上中心小学,她挣钱没空接我就买先买了小车雇村里人接送我上学,等上初中了,我就能骑电动车了,就不用雇人了。”
挠挠头想了想又说:“高中我要想去济南上,我妈说她明年挣钱再去济南买房子。大学要去北京,她就挣钱去北京买房子。
反正我妈说她三四年肯定能挣一套房,我去哪我妈就去哪买房子。”
于洋挺着小胸脯,骄傲的像只小公鸡,说起妈妈的计划有无比大的信心,他知道,妈妈肯定能做到。
“你妈真厉害!”于洋爷爷呐呐地说。
“那当然,我妈妈最厉害!”
村长看着无话可说的表弟:“于洋,给你妈妈说说,雇表爷爷接送你上下学吧,也不用你妈给钱,管表爷爷饭吃就行。”
说着,得意地瞟了于照华一眼。
“表爷爷,你不接送我,来我家我妈妈也管你饭吃,表奶奶你也来吃。”逗得村长老两口哈哈大笑。
“用你还不如我自己上呢,小宝,告诉你妈妈,明年爷爷去接送你上学,不用给钱也不用管饭。”
“好,你们都来,也都管饭。”
村长笑着对于洋爷爷说:“我看你孙子给你家改了门风了,这说话条理清晰,面面具到,陈红是真会教孩子啊。这小子长大了错不了。”
于洋爷爷笑着说:“我不会教孩子没事,我孙子的妈会教,家里的日子就走不了下坡路。”
第45章 三无人士
三个老人忙活了一上午,把鲅鱼洗干净去除内脏劈成两片,都晒在屋顶上的晾晒架上,把鱿鱼和海星都收拾出来,晒在院子里的晾晒架上,一上午终于把鱼干都晒上了。
中午爷俩也没让村长老两口回家,由郭婶掌勺,炖了个排骨土豆,油炸了个带鱼段,清蒸了个鲈鱼,辣炒了个鱿鱼丝,清炖了个石九公。
三个老人一个孩子上桌吃饭,拿起筷子,于洋爷爷说:“陈红家里也没酒了,不然我们仨就可以喝点了。”
郭婶说:“吃菜吃饭挺好的,看看今天咱们的伙食多好!”
于洋说:“爷爷,家里有酒,妈妈说在地窖里,你去拿吧!是妈妈自己酿的,可好喝了。”
“你喝过吗,就说好喝,小孩子还懂酒的事?”村长笑他。
于洋一本正经的说:“妈妈说好喝就肯定好喝,妈妈从来不骗人。表爷爷你去拿,喝过你就知道了,小宝也不骗人。”
于洋爷爷看到孙子的认真劲,“好,爷爷去拿,非得让表爷爷尝尝咱家的酒好不好喝。”
村长一看这话说到这了,就和于照华找了个桶系上绳子拿上手电,老哥俩去后院地窖取酒去了。
到后院先掀开石板放放气,村长嫌弃于照华身体不行,争着下了地窖。
到了窖底一看“嚯,怎么这么多红酒!”看到这些红酒,村长也不客气了,往放下来的桶里装了5瓶,喊于照华拉上去。
等村长上来,两人盖好地窖,提着桶进屋。郭婶伸头一看:“你俩也太不知道客气了,这是给陈红全端了!”
表兄弟俩都哈哈笑:“老伴,你不知道陈红酿了多少酒,咋的也得100多瓶,要是好喝,剩下的咱拿回家喝,省的陈红还得给咱家去送。”
郭婶气笑了:“老不要脸的,见了酒就比见了亲儿子还亲,净找些歪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