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陈红的话,村长他们也没有什么意外,他们几家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前段时间,陈红还就带孩子去济南上学这事和小豪王新两家商量过的。
陈红有钱,现在肯定以孩子的学业前途为主,挣钱倒还在其次了。
二虎婶问陈红:“陈红,你不是在北京也买了房子,怎么不直接带孩子去北京上学呢,那里的教学质量不是比济南更好吗?”
“婶子,咱们的户口在山东,去北京上学,就是买了房子也得交借读费,学籍还在山东。
到时候考学还得回山东考试。现在于洋年龄小,胶东口音有点重,去北京上小学,怕是不好融入学生群体,容易受歧视。
小学的知识很简单,我计划让他在济南上学,顺便学学普通话。
再说了,咱们山东的教育资源可不弱于北京。自古以来,齐鲁名士多可不是说着玩的。
咱们山东的考生多,竞争大,内卷严重,学生的考试能力一直都在全国名列前矛。
让孩子从小就习惯高强度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再说了,也不用到高考的时候再来回跑手续,临时找接收学校了。”
村长点头:“这些事儿我们也不懂,你自己做主吧!用着我们帮忙,你直接说话,反正我们几家以后就靠你吃饭了。”
陈红笑了:“叔,你可千万别这样说,咱们都是互相拉把着过日子的,没有谁靠谁吃饭的说法。
咱们这几家人平时最亲近,互相互助,共同致富呗!
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
在村里,咱们几家人结合在一起,就是个很好的合作团体。”
几人说着话回了旅馆,郭婶看他们回来松了口气,又打听了事情进展,小豪妈妈和王新妈妈也都放心了。
都在一个村里住,除了亲戚套亲戚,就是几辈子的好乡亲。
真有大面积械斗,谁家也无法置身事外的。
和平解决好呀!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王青家自己把这事内部消化解决,别连累别人。
家里还有人等着听村里的八卦呢,陈红也没在旅馆停留,和郭婶打了个招呼,就先匆匆回家了。
一进门,方小颖就先问陈红:“陈红姐,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几个在院子外面都准备好了,怎么没打起来呢?
这么多人,说散就散了,太奇怪了!”
第231章 嘴甜心苦的婆婆小姑子
陈红被她问得又好气又好笑:“你个小妮子,咋有那么强的八卦心呢?
你才来于家村才几天呀,就跟村里大娘婶子们学会了凑热闹?”
调侃了方小颖两句,面对家里的八卦群体,陈红还是简单的给她们说了说事情的经过。
听了陈红的诉说,连关涛都忍不住咋舌,“我的妈呀,在农村定个亲要花这么多钱呢?
琐事也太多了,不光有大见面、小见面、定亲礼、换庚贴,处处都花钱。
光四时节礼的钱,一年都平均六千元了。不过要细算下来,一个节礼一两千块钱,以现在这个物价还真买不着太多好东西。
乍一说四年两万四,细算的话,还真不多。”
小芸也说:“我们农村的节礼可不能小看,讲究人家兴六样礼:鸡,鱼,肉,烟,酒,茶。
不仅样数多,因为是新姻亲,上门节礼还都得是双份。
鸡是当地家养笨公鸡,两只都要是重五六斤以上的。现在市价十五六块一斤,光鸡就值小两百。
鱼也得两条,还都得是三五斤以上的大鱼,品种全看男方的诚意了,以前还有送黄唇鱼的呢!
最普通的品种大鲅鱼也得花一百多块。
肉得是猪后腿,一整只二十多斤的也得小三百。
烟两条,一条不能少于五十块一条,也得一百多块。
酒现在都不兴论瓶了,直接送一箱六瓶的,最少也得一百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