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1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翻了两个,皇帝就将奏章往旁边一扔,然后问一旁伺候的梁九功,“可有京城的密折送来?”
梁九功立刻躬身找出一盒子递上去。
皇帝揭开盒子上的密贴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一本折子。
翻开后,留在京城的人记录了京城很平静,最大的热闹莫过于有一家听都没听过的学院自称自己发现了雷电出现的原理,甚至还能制造出雷电,已经定好了在六月初京城最大的书馆验证。
皇帝闻言看一向梁九功,“那你保存的灯呢?”
梁九功愣了一下,忙道:“放在后面马车里。奴才在这就去取。”
“不用了,只是提醒你好好保管。”
皇帝不再看密折,他跟这些人不一样,他已经知道了答案,有一种看破一切却不说的高深莫测。
他现在站在最高层,这些人站在最底层,他们做出什么他都不会惊讶。
又赶了两个月的路,御驾抵达了济南府,打发来迎驾的官员们,皇帝休息了一晚,没有急着赶路,先欣赏了一遍济南府的景色,尝了那闻名天下的泉水。
隔日便启程前往泰山。
梁九功有些搞不懂皇上为何只站在山下眺望,没有上山的意思。
晚间他服侍皇帝休息,皇帝看他吞吞吐吐,扫了他一眼,“有什么话想说就说。”
梁九功忙问:“陛下,明日可是要上山,要是去奴婢这就下去安排。”
“上什么上?歇息一晚,明日启程。”
“啊。”梁九功很惊讶,既然不上山,那特意过来绕一趟做什么?
皇帝说了一句像是解释,又不像是解释的话,“瞻仰一下秦皇汉武的伟绩。”
至于不上泰山,自然是不屑跟宋真宗排在一起。
他这泰山一旦上了,回头还不知道汉人怎么私下编排,说不定比宋真宗还要不如。
这些话他没必要跟一个太监说清楚。
离开了泰山,御驾加快了速度过了十日到达了黄河北岸。
皇帝忙着视察黄河工程,随驾人里有三十来个人也跟着忙活起来。
他们背着仪器,在河岸山脉平地测量,记录下来测量数据后,又计算黄河北岸的含沙量。
之后便脱离了御驾沿着黄河北岸一路往南。
皇帝派了一队人护送,巡视完黄河北岸后,他叫来了靳辅询问了下游置田工作。
“有人告诉朕,治河需要三步走……最重要的是上游种树固沙,爱卿认为这话有几分道理?”
靳辅沉思后回道:“此人颇有见解,臣与于大人在治水上有分歧,但都认同一点,黄河泛滥正是泥沙太多,若是能外河岸种树,固住上游泥沙,应是有成效。”
他认为此事对他治河无关紧要,皇上既然提起,应该是很认同这个意见。
皇帝点了点头,又问他迁徙的百姓开荒如何。
说起这事朝廷理亏,将下游百姓牵走,他们的良田在河道改后必然会淹没,淹没后无田还要去开荒旧河道留下的地方,也就是从原来的有田百姓变成了无田百姓还要给朝廷做佃户。
皇帝思索着要是换成贵妃会如何处理。
他无奈想到,要是她,大概会大手一挥给予足够的迁户费。
靳辅凝眉道:“今年春天,来了一批招工的人。不少百姓丢下刚开的田地跑了。臣听于成龙说徽州百姓也跑了不少,如今徽州十里地不见一人。”
皇帝闻言神色跟着严肃起来,召唤了纳兰容若,“性德,你领人去调查此事。”
纳兰容若走出来,“奴才领命。”
皇帝领着人又去看新修的大坝,询问:“朕之前派人送来的材料是否能用来修大坝?”
靳辅:“回皇上,水泥可用,只是价贵,臣打听过了,修水坝需要百石起步的水泥。”
一句话可以用但用不起,水泥哪里有水里取材的泥土便宜。
前脚挖了河道,后脚就能铺了做大坝。
皇帝被整无语了,“既然可用,别的地方可能换成水泥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