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在草原上建立一座城池,吃个饭都得计算出成本的商人脑海里立刻算账,这得是多大的利益。
哪怕只是吃了一小口,光是提供石料赚的银子就海了去。
不少人呼吸声都变粗了。
哪怕是一旁的薛洋,光是听到这些蛊惑都恨不得回家将消息告知家里。
他家里见他迟迟不肯归家,便让大哥带了银子来京城置办房产。
京城居住不易,好地段房价年复一年上涨,最后寻摸了一处荒废的宅院,说是前朝官员的宅子,闯王进京后全家都没了,后来传出来闹鬼传言,一直没能卖出去。
薛洋不怕什么鬼神,挑中了这里,他看过城外温泉庄子的便利,也欣赏过畅春园的灯火辉煌,便亲自设计了图纸。
大哥自然看不上眼那稀奇古怪的建筑,两人吵了一架,最后各退一步,外表就是四合院,里面装修按照薛洋要求的来。
这房子还没拆就有人找上门拦了,原来是后面胡同的人偷偷在这破宅子里开了田种菜,怕被人发现,又买不起这宅子才装鬼下人。
反正结果就是薛洋捡走了一个大便宜,毕竟鬼屋可不值钱。
这房子盖起来简单,装起来就知道开销大了,薛洋也没想到每个院子装个马桶再排下水管就得好几百两银子。
这事上他理亏,最近他大哥见他十分不顺眼,他都躲到学院去住了。
薛洋家在四川,家里做木材生意,没想到出个门他也能帮家里发现赚钱的机会。
只希望大哥知道这个消息后,别再阴阳他。
第228章
这边薛洋还在胡思乱想, 那边瓜主任三言两语就将身边围着的人说动了心。
是啊,朝廷若是拖延不还名声还要吗?
哪怕不还,一个坐立在草原上的城池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光是想一想就看到前方金光闪闪。
草原上有城池吗?那肯定是有了, 不说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古城和废城,还是有城池完好延续下来。
这样的城池都不大,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若是真新建一座新城,且以经商为主,可以预料未来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更不要说未来还有轨道连通。
商人重利, 有巨额回报,所有人都恨不得这件事立马定下。
买债券算什么, 大不了买个几百两句当时捐给朝廷了。
瓜主人在汇贤山庄说出来的这番话很快传了出去, 且伴随着蒸汽火车便利, 当天就传到了天津。
正所谓话过两人就变了味, 离了汇贤山庄, 这消息就变成了朝廷打算在草原上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城池,地址都已经选好了, 就差人力物力了。
未来这座城池主要是做边关贸易, 想要掺和一脚得先买户部在银行发行的债券作为入门费。
至于买多少, 自己看着办。
当天下午就有不少人抬着银子去银行购买户部债券, 隔了一天后朝廷总共发行的五百万债券全部售罄。
“这人倒是有几分手段, 叫什么名字?”皇帝对人来了兴趣,显然动了心思将人弄到手里。
他手中善经济的还真不多。
户部为难的事,这个人只是稍动手段就达成了,是个能臣。
不是说户部人都没用,只不过是没人愿意做多余的事。
这些人只在规矩内行事, 绝对不多做超出职责范围内的事。
不能说错,只能说有做事僵硬,可朝廷规矩在那,谁又敢轻易越过那道线?
若是人人都越线,那朝廷才叫乱套了。
户部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事情丢到了编外人员头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办成了,集体功劳,失败了,这就是个最好的背锅人选。
从古至今,官场上那一套就没变过。
宝音翻动了一下折子,平静回答,“和泰,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他点了点头,将这人记在了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