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这轮动工算是告一段落了。
忙完这一天,两人疲劳之余,很有成就感。
靠着自己努力,一点一点把家里变得更干净舒适了呢!
当然,院子里还乱七八糟的,得等过两天,那两间屋子都干了,东西搬回去才算结束。
接下去就是跟之前一样了,沈卓去上岗,叶欣早上上工,下午在家,。柴房里原本堆得满满的材料只剩下几包了,仍然放在角落,之后又可以堆柴了。
叶欣趁下午在家,搬出来的这些东西,该洗的也洗洗晒晒,一些不能洗的,就擦擦。
她发现沈卓爹屋子搬出来的旧箱子质量挺好,是皮革的,这么多年虽然潮湿发霉,但竟然还没坏。擦擦干净,发现是民国风格,有种复古的结实又好看的感觉。
打开里面看看,叶欣愣了愣,不知道能不能碰,就先合上了放在一边。
等中午沈卓回来了,才指着箱子跟他说:“里面是不是你父亲的遗物?我想一下的,但是不知道有没有重要的东西。”
沈卓愣了下,说:“应该是。”
他蹲下来,摸了摸这个擦得干干净净的箱子,轻声说:“我小时候就老看见这个箱子,一直放在爹的床底下,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他一向沉默寡言,我觉得他不喜欢别人碰他东西,所以他去世之后,我也没有打开过。”
叶欣蹲在他身边,好奇地问:“你父亲临终前有没有特意交代你什么?”
沈卓摇头。
叶欣就道:“那应该就是没什么要紧的了。咱们看看?”
沈卓点点头,打开了箱子。
尘封已久的箱子里,是一些看着零碎杂乱的小东西,生锈的手表、剃须刀,陈旧的小镜子,蒙尘的手链,泛黄的纸张上古老繁体的字迹,已经模糊很难辨认……还有,一张照片。叶欣之前就是看到了这张照片,才没有继续往下看的。
沈卓伸手拿出照片,上面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少女,看着只有十七八岁,虽然是黑白照,但她的衣服和裙子,明显是民国时期蓝衣黑裙的学生装,背景里也有同样服装的人影。少女似乎是站在校园的树荫下,眉眼弯弯,笑得很好看,青春靓丽的感觉扑面而来。
低头看着这张照片,沈卓有些恍惚。
叶欣看看照片里的少女,再看看沈卓,虽然看不到什么相似的,但其实答案呼之欲出。
她问:“这是你妈妈吗?”
沈卓不太确定,“应该是吧。”
他眨了眨眼,翻过背面,却没有什么注脚,他又翻回来,再细细端详着照片上的人,“我对她没有什么印象。爹说,她是难产去世的,我刚生下来,她就没了。”
叶欣不由惋惜,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那么年轻,就去世了。
沈卓垂眼继续看着这陌生的女子,没有看到一点熟悉的迹象,他轻声说:“我觉得爹的性子之所以那么沉默,就是因为她去世了。可能因为生我而害得她死了,他也许心里有些怪我。”
叶欣握着他的手,“不会的。你不要多想。”
沈卓知道她是安慰自己,转头看她一眼,反握住她的手,觉得踏实了,“我也只是猜测。我爹就算心里怪我,也没有苛待我的。他送我念书,教我识药,买了自行车载我上街……他出事之前,咱们家其实挺好的,比别人家好。”
叶欣相信这个,毕竟能在山坡上建出这一个宽敞院子、四间大屋,还是村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条件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只是他们家离群索居,不爱跟人往来罢了。
叶欣甚至有一个猜测,跟他说:“会不会,其实你父母是有钱人家出身呢?带着大笔财产出来的。”私奔什么的。不然为什么跑到偏僻的凉水塘落户了。
沈卓一愣,“不太可能。”
叶欣晃着他的手,兴致勃勃地猜测:“怎么不可能?你想想,穷苦人家能起这么大屋子吗?你爹还有本事在身的。看看这个箱子,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照片上你母亲看着是学生,受过良好教育,气质也很好,真的像是大家闺秀啊!”
沈卓听着她清脆的声音,侧头看看她灵动的双眼,心中那一丝怅然突然消失了,好笑地摇摇头道:“按我出生时间算,他们应该是在建国后到这里定居的。就算原本出身有钱人家,现在估计也没了。”
建国后就清算过不少,当时为什么来这里呢?也许就是为了躲避城里是非。
可是如果很有钱,为什么不出国呢?或者到海外。怎么也比这穷山沟沟强吧。
所以,可能原本只是城里小有积蓄的人家,不太可能是大富人家。他们为了躲清净才来到这里的。
现在外面又是闹起来反这个反那个,又一大批人被清算了,倒是显得有远见,在这偏僻的大山之间,还算平静的。
叶欣觉得也是,要是她自己有钱,跑路肯定跑到和平繁荣的地方啊,来到这贫困小山村干什么,种地好玩吗?她也就放弃了幻想。
又问:“你爹有没有告诉过你,他们哪里来的?”
沈卓摇头:“没有。”
叶欣就叹了口气,“好吧。看来以后你要寻根也没处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