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说:“我婆婆想在家里养两头猪,但喂猪要用粮食和菜叶子,我们还在犹豫呢。”
“你们怎么都想养猪啊?”叶满枝惊讶地问,“不嫌麻烦啊?再说你们会养么?”
“我们那一片有两个老太太会养猪,我婆婆要跟人家学着养猪,以后吃自己家的猪肉。就是猪食不好弄,给猪喂粮食,还怪心疼的。”
叶满枝问:“街坊间想养猪的人家很多吗?”
“我们居民小组就有三家想养猪了,自从听了肉联厂那几个师傅的话,大家都想自己养猪,生怕以后没有猪肉吃。反正家里有院子,还有人手,养两头猪也没什么。”二姐再次感叹,“唯一的麻烦就是猪食问题。”
话题被讨论得多了,叶满枝也不由惦记起养猪的事情。
她不是想在自家院子里养猪,而是想组织街道居民养猪。
春节结束,正式上班的时候,叶满枝刚跟大家拜了年,就迫不及待与张勤简商量起养猪的事情。
张勤简还沉浸在过年的松弛状态中没回神,冷不丁听她提起养猪,愣了许久才问:“怎么就想起养猪了呢?再说咱街上有不少街坊养了家禽家畜,这事都是自愿的,不用动员吧?”
叶满枝便将那张《滨江日报》拿给他看。
“现在活猪活牛已经不允许走出滨江了,说明市里的猪肉牛肉供应非常紧张,现在市里在号召工厂、企业、机关、大专学校、部队等伙食单位养猪,但我觉得咱们街道居民也可以尝试着养猪啊。”
光明街地处郊区,很多平房都带一个大院子。
在院子里养两头猪,完全没问题。
“以后猪肉是要由商业局和服务局统一收购的,而且如果猪肉供应紧张,收购价应该不会低。今年春节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就涨了五分钱。咱们让居民自己养猪,一方面可以支援市里的猪肉供应,另一方面,能为普通家庭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张勤简提醒:“大肥猪的食量很大,猪食的费用也不算小,要是细算这笔账,养猪未必能赚多少钱。”
而且养猪的味道大,讲究的人家不乐意在院子里养。
张勤简无奈摇头叹气道:“小叶主任,我知道你有干劲有想法,我也想让你做出成绩,但是那报纸上的通知我已经看了,市里主要是提倡大单位的食堂养猪,对于普通市民家庭,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没事找事,多此一举嘛!
叶满枝当然知道市里没要求普通市民养猪。
她觉得自己跟张勤简说这些用处不大,于是往区里跑了一趟,又将养猪的想法跟穆区长介绍了一遍。
“领导,我想让居民养猪,并不是完全给市里做贡献的,对于我们城市街道那些养了猪的人家,服务局和商业局在收购生猪的时候,除了现金,能不能在肉票或是粮票上做一些补偿?”
穆兰好笑道:“给钱还不够啊?肉票和粮票都是有定额的,哪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
“市里的猪肉供应很紧张了,我们号召居民养猪算是帮助市里缓解猪肉供应的压力。但养猪要耗费粮食、人力,还有难闻的气味,不多给点好处的话,居民凭啥在自己家里养猪啊?”
若是真的到了荒年,粮食供应紧张的时候,有钱根本没用,还必须有粮票才能行。
如果上级愿意给大家增加粮食定额,她就动员街道上所有有条件的居民一起养猪,备战备荒!
第89章
叶满枝想让居民养猪的消息, 不知怎么就被人传了出去。
好多街坊主动来街道办了解情况。
二姐的婆婆刘春花,更是带着二姐和小孙女,直接跑来了叶满枝家里。
“妞妞她小姨, 咱街上是不是真的要组织大家一起养猪了?”
“大娘,街道会动员养猪, 但不会组织大家一起养, 你们要是想养, 买了猪崽养在家里就是了。”
叶满枝想在找到可靠的饲料来源以后, 再正式动员大家养猪。
城里的粮食本就是限量供应的,人的口粮都紧巴巴, 用粮食喂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只是没想到街上这些婶子大娘, 对养猪的事一个比一个积极, 刚听到点风声就坐不住了。
刘春花啧了一声说:“妞妞小姨, 听说街道要组织养猪以后,我们家那一片有好几户想报名呢!”
“现在有多少人想养啊?”
叶满枝找出糕点盒子, 拿了两块蛋黄片给妞妞磨牙, 又把过年买的水果和瓜子, 推给二姐婆媳俩。
“两个居民小组大概有七八户吧, 要是让居委会认真统计一下肯定更多。”刘春花咔咔嗑着瓜子, “大家想让街道出面组织, 统一买猪崽, 肯定能便宜一些。”
眼见妹妹露出犹豫神色, 二姐轻声提醒:“来芽,买猪崽这事, 你可千万别沾手!那猪崽毕竟是活物,万一生病了或是不长膘,容易落人埋怨。这种事费力不讨好!”
刘春花不满地瞟了儿媳妇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