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8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没有了生猪来源,肉制品加工厂一直在倒闭的边缘徘徊。
之所以没能倒闭,是因为五哥劝常月娥转变了经营策略。
以前他们只为街道农场加工香肠,如今又拓展了为城市居民代加工香肠的业务。
城里的肉禽水产供应紧张,市里号召市民自力更生想办法,多养多食,少养少食,不养不食。
光明街上的每个居委会都想办法养了二十多头猪。
因此,加工厂就开始承接为个人或单位灌制香肠的业务,勉强能维持收支平衡将厂子办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常月娥是厂长,也不可能把四哥招进去上班。
叶满枝埋怨四哥,“谁让你之前一直挑三拣四的!现在大多数单位都在减员增效,人家原有的工人都去农村种地了,咋可能再另外招人!你再等等吧,我跟吴峥嵘都帮你留意合适的工作呢。”
四哥郁闷地叹口气。
抓起桌上的橘子,刚要剥皮就被叶满枝一把抢了回去。
“这是我们有言的橘子,你不许吃。”叶满枝换了一个又小又丑的国光苹果给他。
四哥咬了口苹果,被酸得说不出话来。
眯着眼睛缓了好半晌才问:“有言咋还不会说话啊?我家起球只比她大四五个月吧?现在都能叭叭告状了!”
“我们有言能说,就是不爱说话!”叶满枝给四哥递去一个警告的眼神,让他别当着孩子的面乱讲。
她家吴玉琢小朋友,两岁多还不会说话。
除了在十个多月的时候,喊过两次妈妈,之后就再没开过口。
一度让叶满枝怀疑自己当时听错了。
两岁多的孩子不会说话,放在整个大院都是西洋景。
原本有个工程师家的男孩,能跟她做伴,俩孩子一起不开口。
可是那家的孩子突然就在1962年的大年初一开口了。
这就把吴玉琢衬托成了掉队的落后分子。
不少人在背后嘀咕她跟吴峥嵘,两个大学生居然生出一个小哑巴!
他俩带着孩子将滨江的大医院都跑遍了,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让他们回家再观察观察。
吴玉琢小朋友能听懂大人说话,能给出正确回应,能跑会跳能吃能睡。
现在还跟着吴爷爷学了认字。
吴爷爷做了好多识字卡片,问她哪个是“火”,哪个是“我”,她都能准确把卡片指出来。
在智力上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四哥眯着眼将一个酸苹果啃完了,跷着二郎腿说:“要我说,主要是你俩给孩子取名取错了!叫‘有言’根本没用!”
“怎么没用,咱妈说我跟五哥改了名以后,效果特别好!”
五哥小时候胎发少,常月娥给他取个小名叫来毛,现在的头发果然很浓密。
叶满枝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还不长牙,常月娥就给她取名叫来芽,如今的牙齿果然洁白整齐。
轮到吴玉琢这里,她一岁之前都叫小漂亮,果然长得粉雕玉琢,可可爱爱。
如今最紧要的是让她赶紧开口说话,所以叶满枝与吴峥嵘商量过后,又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有言”。
期盼她能早点说话。
四哥在外甥女的小揪揪上弹了一下,惹得有言小朋友赶忙双手护住脑袋,冲他哼了一声。
“哈哈,你哼什么哼!有本事就骂我两句!”四哥逗了一会儿孩子,又对妹妹说,“你俩就不应该给她改名叫‘有言’!‘有言’这名字虽然不错,但妹夫他姓吴啊,‘吴有言’,那不就是‘没有话’嘛!”
叶满枝:“……”
“小名小名,哪有连名带姓喊的?你少挑事了!”
她在四哥面前理直气壮,但是,吴峥嵘回家以后,却被她埋怨了一通。
“都怪你姓吴,连累得咱闺女连话都不会说!她这话少的毛病肯定是随你的!我妈说我小时候可爱说话了,跟谁都能聊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