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255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叶满枝心说,人事科长是被牛恩久提拔起来的。
他提名的人选,不就是牛厂长中意的人选么。
那这次整改的意义是什么?
叶满枝笑着接话说:“最近咱们厂里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明显改善,厂里一派欣欣向荣。”
“哎,”牛恩久叹气说,“就怕有些职工不理解我的苦心,看我一口气开除了那么多监守自盗的职工,估计还要在心里埋怨我呢!”
叶满枝笑道:“大家都是为了厂里好嘛。不过,我觉得咱们的办法还是太温和了一些,抓几个典型,开除几个工人,只能暂时止痛止痒,等到过段时间风声过去了,也许又会故态复萌。食品厂的产品对大家的诱惑其实还挺大的,一瓶罐头一块多钱,很难不让人动心。”
“要我说,咱们最好能在制度上彻底堵住漏洞。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应该尽快想办法,让上级领导看看咱们这次改革的决心。”
牛恩久问:“既然叶厂长主动提了出来,是不是已经有什么好办法了?”
他最近做的这些大动作,一半是为了堵住厂里的漏洞,一半也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
捅出那么大的篓子,食品厂的领导班子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
叶满枝说:“我在省工业厅工作的时候,省厅的干部从上到下,每年都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基层劳动,要去生产队实打实地下地干农活。但是来了咱们食品厂以后,我发现厂里并没有干部要去基层参加劳动的相关规定。除了几位厂长每周都要下车间包干,其他干部几乎是不下车间,不深入基层的。这样做工作,其实非常脱离群众!”
“另外,这次咱们厂里出现了一起倒卖罐头的窝案,金额巨大,而且长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真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他们的可疑吗?其实很多事情是瞒上不瞒下的,有些人也许发现了,但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选择了沉默。”
“我觉得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干部与基层的联系不够紧密,脱离了群众,另一方面是,咱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烈,以厂为家的观念还比较薄弱。这几年,省里的不少大型工厂都推行了鞍钢宪法,让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咱们厂不妨也尝试推行一下鞍钢宪法,让上级领导看到咱们改革的决心。”
机会就摆在面前,叶满枝可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老牛继续搞一言堂了。
第154章
牛恩久能在厂里搞一言堂, 除了那所谓的威信,主要是因为有人肯听话。
厂里很多科室和车间的负责人,都是被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