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厂的住房矛盾一直存在,即使这次真的成功盖起了集资房,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矛盾不单单是住房矛盾,还有长久以来的不公平产生的矛盾。其实咱们厂的大部分职工都有房可住,只是房租价格不同而已。住家属院的人,每月交个五六块钱即可。同样的面积,在街道租住公租房却要交8-10块。如果大家都是这个价格,那也就罢了,关键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陈谦说:“所以大家才要求厂里盖新的家属院嘛。”
“但是,可不可以有另一种办法呢?”叶满枝说,“对于那些实在无房的职工,仍然可以参与集资。而居住条件还可以,手头也不宽裕的职工,这次就不要参与了。咱们可以让后勤统计一下,大家现有的房租与家属院的房租,每平米相差多少钱。实在不行,咱们就按月给职工发点住房补贴吧。”
“比如有的职工应该分一套16平米的福利房,每平米的租金是3毛,但人家正在租住的房子是每平米5毛的,那咱就每月给职工补贴三块二。每月往外掏一点,总好过一次性掏出几十万吧?”
第187章
刚洞悉老牛厂长的算计时, 叶满枝其实非常生气。
牛恩久赚了好名声,却会给领导班子留下一个大窟窿,不知多少年才能填平。
但是, 周如意委婉问她是否要反对集资建房时,叶满枝选择了沉默。
按照食品厂的惯例, 每年能搞一栋楼, 解决几十个职工的住房问题就算是表现不错了。
而全厂有几百上千套房的需求。
如果不用点非常手段, 有些职工可能十年八年也等不到房子。
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呢?
叶满枝不想让大家将时间蹉跎在等待里, 反正住房问题早晚要解决,早解决就能让大家早享受。
不破不立, 既然老牛已经把戏台子搭好了, 那他们就顺势站上去吧。
“各家的情况不同, 一口气拿出四五百、六七百盖房, 大多数人都会有压力。”叶满枝笑道,“在集资盖房这件事上, 我建议不要一刀切, 最好能多给大家几种选择。”
听了她的办法, 陈谦第一个赞同道:“给职工发补贴这个主意不错, 其实咱们每月能从老家属院收上来三四千的房租, 留足维修经费以后, 剩余的租金可以覆盖一部分职工的住房补贴, 厂里的资金压力能减轻不少。”
朱可海放下茶杯说:“但是职工租住公租房的地段、面积差异很大, 每平米的价格也不同,这个补贴恐怕不好发, 后勤和财务科的工作量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