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00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主要是商量一下,要如何安置833厂的子弟。
“这么多年了,833厂第一次开口求咱办事,还是为了孩子,咱们至少得拿出20个名额吧?”
“厂里现在不是人员饱和了吗?”
前几个月曙光厂自己的子弟想进厂都进不来,厂领导都清楚厂里的用人情况。
按照叶主任所言,已经饱和了,甚至过剩了。
康健说:“若是不想看到人员饱和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现在是冬天,电风扇的产量本来就低,没有扩大规模的必要。汽枪和玩具枪的任务也不多,生产太多产品容易积压库存。”
黄河问:“要是上点新产品呢?比如收音机,自行车啥的。”
“算了吧,现在全国有那么多无线电厂,光是咱们省内就有十几家,我看收音机降价也挺厉害的。”
苗素芬提议:“洗衣机怎么样?咱们之前有试制经验,前几个月还给人生产过几台,市面上几乎没有卖洗衣机的。”
“呵呵,”康健望了一眼默不作声的王造福,“有人说洗衣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咱哪敢随便上马这个项目!”
王造福闷不吭声。
一群人商量半天没什么头绪。
叶满枝觉得苗大姐的提议其实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这种事,确实不好解释。
若想生产洗衣机,那首先得想办法看看上级和群众对洗衣机的态度。
她自己瞎捉摸了一个礼拜,又联系了市妇联和省报的记者。
没过多久,就在省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
夏竹筠上班时,被秘书提醒,今天的报纸上有新鲜事。
她拿起报纸瞄了一眼,最上面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家庭洗衣服务能否社会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