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初,市革委会发出通知,成立滨江市革委会轻工业局,任命叶满枝同志为局长,张百能等四位同志为副局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
拖拉了好几个月的轻工业局居然真的成立了?
以后全市所有轻工企业,包括造纸、食品、家电、发酵工业、日化、制笔、轻工机械、玻璃搪瓷、电光源、木材、军工配套等等,全都要由市轻工业局归口管理。
各企业领导要跟归口单位处好关系了。
而轻工业局的第一任局长是谁呢?
居然是叶满枝!
叶满枝在滨江工业系统内是个名人,大家给她的评价比较统一——特别能干一女的。
但是,她再能干也只是个企业负责人。
凭啥让她当市轻工业局的局长啊?
以前跟叶满枝平级的那些人,心里都开始冒酸水了。
从前大家都是兄弟单位的领导,平起平坐,称兄道弟,结果这女的突然窜上去当了主管领导,这谁心里能舒坦?
曙光厂这两年发展得还不错,但我们也挺好呀,曙光厂有啥了不起的?
不就是得了一个全国先进集体吗?
……
好吧,这个确实是比较厉害的。
一年到头,全省只评出一个全国先进集体。
只凭这项荣誉,叶满枝坐上局长位置还是有些说服力的。
外人还只是看热闹,而对曙光厂来说,这个任命无异于一场地震了!
田春山离开的时候,大家虽有不舍,但是并没觉得厂里离不开他。
可是,叶满枝在厂里呆了近十年,继任一把手以后,带着曙光厂一步一个台阶,连全国先进集体都拿到了!
对很多人,尤其是刚进厂的年轻职工来说,叶主任是厂里的主心骨。
如今市里要把叶满枝调走,不少人都慌了神。
苗素芬拉着她的手说:“叶主任,你咋说走就走呢?”
“我不走你们咋进步啊?”叶满枝开了句玩笑,又说,“咱们曙光厂干出了成绩,所以老田和我接连被市里调整了。这是上级对大家的认可!同志们照着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肯定错不了!”
“你这一走,我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办了!”
“那有啥,曙光厂归市轻工业局管理,你有事没事都可以去我那里坐坐。”叶满枝笑道,“我参加工作以来,一大半的时间是在曙光厂度过的,我肯定也要时常回来。”
她单独找康健和黄河谈了话。
曙光厂刚做出成绩,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过,现在正是巩固成绩的时候。
为了让曙光厂平稳过渡,她已经向组织部门推荐了康健和黄河担任一二把手。
当初曙光厂建厂时的班子成员,就只剩康健和黄河了。
希望他俩能带着曙光厂继续高速前进。
“为广东和天津仿制的生产线,已经提前收了人家的定金,这是省际合作,关乎本省的信誉,所以仿制工作一定不能停,遇到啥困难可以来轻工业局找我。”
任命还没下来,但两人都点头答应了。
叶满枝又找了潘昆仑,“潘主任,我离开前,帮你提个总工吧?”
以前由康健兼任厂里的总工程师,如果康健当了一把手,再由他兼任就不合适了。
潘昆仑却摇头说:“算了,我就在设计室待着挺好,别太扎眼。”
叶满枝叹气道:“那就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
她与康健快速交接了工作,在食堂吃了一顿欢送宴,来者不拒地与每个人碰杯,喝得酩酊大醉后,挥手暂别了昔日的战友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