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11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钱主任很有理想抱负,想彻底改变通兰县工业落后的局面,所以,他想上马大项目。”田春山苦笑道,“你要是说利华厂是三千人的大厂,那即使要拉饥荒,我们也得把这个项目弄到手。可是,300人的小厂嘛,呵呵……”
利华厂的情况是,除了人,什么都没有。
这些人来了通兰县以后,要由通兰县出资建厂房、盖宿舍。
而利华厂是一家市属企业,利润要上交市里。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县里不会掏这笔钱的。
叶满枝理解地颔首,“在重建利华厂这方面,你们县里的确要吃点亏。但咱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嘛,利华厂要生产花馍、糕点、小吃,之后还有麦乳精和巧克力。”
“就像县电机厂可以给曙光厂供货一样,通兰县也可以围绕利华厂需要的原料,成立面粉厂、榨油厂、糖厂、奶粉厂、包装厂、制罐厂等等等等。”
“咱都是在企业干过的,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不是得一点一点来嘛!”
田春山顺着她的话,想象了一下这幅宏伟蓝图。
从他的本心出发,当然是想接下利华厂的。
食品厂的确如叶满枝所说,与通兰县高度适配,要是真把这些配套工厂发展起来,那通兰县的工业就被盘活了。
可是,钱青松为啥想上马大项目呢?
因为大项目见效快啊!
只要项目立项,那就是看得见的成绩。
而发展食品工业是个功夫活,也许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形成规模。
到时候钱主任兴许已经离开通兰县了。
田春山委婉道:“钱主任就是通兰县人,从公社一步步干上来的,在县里很有威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