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下面没有海绵垫,硌屁股,差评。
干饭趴在旁边,老僧入定般,闭着眼舒服的晒着太阳。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一人一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赵传薪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随手拿起旁边崔凤华送来的,很“正经”的报纸。
上面记载了清廷整治关外三省的消息,报道了一些政策和取得的成就,鼓吹徐世昌等人的付出。
然后竟然还有劝农的文章,不过比起明朝以及以前那种可笑的《劝农书》,这份报纸上的就实际了许多。
竟然还记载了如何选择良种,如何制作农具等等。
继续向下翻,赵传薪看到了一则让他震惊的消息。
标题是——太湖强盗抢劫银行。
往下看,竟然还和他有点关系。
太湖上有众多的盐枭,多是穷苦出身,以贩卖私盐为生。
自从清廷缺银子,开始将盐业归公经营后,连李叔同的家道都败落了,这些盐枭的日子更加不好过。
为了反抗清廷的官盐官卖,这些盐枭聚集在一起,购买了枪支弹药,以太湖辽阔的水面、便于隐蔽的特点,横跨江浙两省的不同县域,逐渐形成了打家劫舍的强盗。
这些太湖强盗,不仅仅和官府干,也经常在水上抢劫船民、渔民,绑票劫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比之关外的绺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廷的官兵,除了北洋六镇外都是什么货色?
就好比之前赵传薪在鹿岗镇周围打交道的那些官兵,不但不敢来剿他们,有时候还会和他们通风报信。
在太湖区域也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