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关外各地,衣食住行赵传薪可谓是门清,哪有好东西可谓是如数家珍。
出门后,沿途买了卤猪蹄,炸芊子,白丸子,水馅包子,最后在一家卖虾油小菜的摊子前驻足,要了几碟小菜和两碗粥坐下来吃。
摊子就在广济寺塔西边。
等小贩盛粥的时候,赵传薪见巴雅尔孛额一直盯着照相馆,就笑:“待会儿带你去照相,好留作纪念,等你死了,你的亲人好友还能有个念想。”
“……”
这话他妈的怎么说,咒人呢?
巴雅尔孛额也不跟赵传薪见识,摇头:“照相我知道,可我一把年纪了……”
赵传薪指着一个携着女伴的年轻人说:“看,那位长得鬼头蛤蟆眼的还去拍,你这老家伙说不上眉清目秀,也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怕啥?”
那年轻人听见了赵传薪的话,回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被女伴拉了一把,才走进照相馆……
第737章 这点事不值当您老抽雪茄
什锦小菜,里面有黄瓜、芹菜、豇豆、油椒、地犁和姜等等,拌着杏仁,用虾油调配腌制的。
赵传薪尝了一口,与后世吃的不同,味道真的出奇的好。
巴雅尔孛额吃着水馅包子,就着什锦小菜,喝着粥,咕哝说:“比昨日在那人手中买的好。”
“竟说废话,光看手,我就知道了。”赵传薪说:“乾隆那半吊子曾作对子夸赞——名震塞外九百里,味压江南十三楼,横批什锦小菜。虽说写的狗屁不通,可至少这货的味觉是靠谱的。”
那个现眼包,一辈子不知道做了多少诗词歌赋,大半狗屁不通。
什锦小菜的虾油是点睛之笔,光看着外表,明明都是素菜,可大家都愿称它为——海味佳品。
正是因为其中的虾油味道。
吃饱喝足,两人起身,赵传薪说:“走,去照相馆。”
巴雅尔孛额没想到还真去。
照相馆就在旁边,上面挂着个牌匾——凌川阁照相馆。
这是锦州城里第一家照相馆,开了先河,生意很好。
两人进去,发现有不少人。
自从被洋人打进来后,沿海地带最先刮起各种洋风。
起初自慈禧开始,大家都觉得照相机能摄魂,一旦影像留在纸上,人的魂就没了。
后来渐渐地沦为笑谈,但是没人敢拿到明面上说事,因为怕得罪那老太婆。
进入照相馆后,赵传薪一眼看见了之前进入照相馆的年轻人。
他朝年轻人龇牙一笑。
这年头,没有几个正经人家女人会跟着男人出来招摇过市,很显然,年轻人带着的女伴是个风尘女子。
年轻人朝赵传薪狠狠一瞪眼。
赵传薪不以为忤,推搡着巴雅尔孛额上前,对照相馆的伙计说:“安排一下,给这老家伙照两张相留作纪念。”
巴雅尔孛额顿时紧张起来,手脚都无处安放,一个劲儿的整理自己的衣衫,将身上的大包小裹都卸下来。
这老汉竟然不怕被照相机勾走了魂。
赵传薪见状又对伙计说:“有没有脸盆,让这位洗洗脸,整理一下头发。”
伙计理解的笑了笑:“得嘞,客官随我来。”
每个来拍照的都是郑重其事。
因为人多,大家都要排队。
赵传薪就挨着那年轻人身边的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年轻人又瞪他。
赵传薪翘起二郎腿,点上一根烟:“你瞅啥,没看过如此英俊的男人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