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栖鸢懵懵懂懂,仿佛不知发生了何事,照常向太后行礼。
太后蹙起眉:“随氏。”
她审判地凝住沈栖鸢单薄的身影:“太子妃指控你,蛊惑储君停妻另娶,迎你为妃,可有此事?”
沈栖鸢姿态绵柔地伏在地面,轻摇螓首:“回太后,民女绝无此心。”
见她反驳,叶想容惊怔之下,大怒道:“贱人当着太后,你不敢承认?我手中都有人证,你与太子在枫叶林待了半个时辰,你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还不从实招来!”
相比太子妃的声色俱厉,沈栖鸢显然十分冷静,只是为自己辩驳:“回太后,太子妃,民女是在枫林苑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也曾提起过,想让民女入东宫,民女自知薄微,没有从命。”
太后皱起眉,有些疑惑地看着她:“难道是因为,太子在哀家这里看了你一眼?”
以谢煜的个性,和他的行事作风,这倒的确是有可能的。
可煜儿怎么也不该糊涂到,为了个下贱寒门出身的寡妇,便闹着连自己的正妻也不要了。
若说这随氏清清白白,出尘不染,太后也不信。
叶想容知道随氏嘴硬不会招的,她便支了一个招:“祖母。用刑吧,不信她不吐露实情。”
非到万不得已,太后不喜用刑,但叶想容的话给了她提醒。
的确,叶想容出身叶家,是谢煜此刻最大的助力,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说什么不能放任太子真的为了个微末琴师,便与叶氏产生了嫌隙。
太后应许颔首:“取笞杖来。”
两侧应声称是,道要去拿。
这时,只听一道温沉的笑语缓缓拂过这殿内的沉香烟火,穿入耳膜:“祖母何事动怒。”
紫殿之上,诸人回首。
只见一名青年男子向殿内而来,他衣袍华美,面如冠玉,形如芝兰,肃肃如松下风。
都是孙儿,太后却一直厚此薄彼,见了他,只是神情稍缓,便道:“翊儿。往日多不见你,今儿怎么有空,知道来探望皇祖母了?”
谢翊躬身行礼,通身的气度,一如谦谦君子,包容万方。
“回皇祖母话,翊儿为一人而来。”
“哦?”
谢翊修长的手指,向沈栖鸢的方向一探:“祖母。孙儿想向祖母讨要一人。”
他这是明目张胆地,要琴师随氏。
太后也不免震惊,难道这随氏不仅暗中引诱煜儿,还与二皇子也勾搭成奸?
这两个孙儿,一个两个如今都来向自己索要随滟滟……
叶想容也为此震愕,“二弟,怎么连你也——”
谢翊微微颔首:“皇祖母,孙儿应父皇之命,就要搬入武德殿中居住了,殿上政事繁杂,孙儿需要一名女官侍候旁侧,为孙儿解乏。琴师随氏琴技高超,离宫一听之下,如闻天籁,令孙儿至今不忘。如果祖母可以割爱,将随氏让渡给孙儿,孙儿叩谢。”
太后一听到“武德殿”三个字,猝然地变了神色,此时也不再关心谢煜后宫那点倒灶之事,追着道:“你父皇,竟让你住武德殿了。”
那是什么地方?
连太子都没有资格不请自入的地方,位于两仪殿之东,东宫之侧,是天子会见群臣商议国策的地方,让谢翊进驻武德殿听政,无疑就是一个易储的讯号。
叶想容也知晓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霎时犹如兜头一盆沁凉的寒水浇下来,整个身子均已凉透了。
骨骼发着颤,脑袋发着懵,叶想容求助地望着太后。
太后也心中震荡。两个孙儿的能力有差,太后心知肚明,只是她不认为谢煜已经到了烂泥扶不上墙的地步,只是帝王偏心,曾经亏欠了何氏,如今又要苛待她留下的唯一血脉。
太后思潮起伏,没有立刻拿决断。
谢翊双手平举:“回祖母,父皇给予的荣耀恩宠,孙儿没齿不忘,今后定然尽心竭力侍奉君主,尽忠于大业。孙儿今日前来,只为随氏。”
太后思量,谢煜为了一个随氏闹得家宅不宁,又与叶氏失和,留她在蓬莱殿,确然已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此时顺水将琴师赠予谢翊。
太后的凤首拐杖拄在地面,点了三下,“翊儿,带随氏走吧。”
沈栖鸢伏在地面,一字未语,耳中只有谢翊向太后叩谢的声音。
落在她的耳中轰然如雷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