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282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萧何都气笑了:“心直口快,便可肆意用极为恶毒的话侮辱先贤?如果当了外戚,会被这样的人侮辱,那不是外戚的错,是此种人的错。”
刘盈放下手臂,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肩膀:“既然萧伯父不惧怕后世文人因你萧家是外戚而辱骂你,那赶紧把萧禄和萧延叫回来给我当个揽权的外戚。当什么郡守县令,他们为伯父你当了这么多年属官,地方治理的经验早就足够了。”
刘盈的激将法都用上了,萧何只能立刻写信。
他若不写信,岂不是怕了后世乱嚼舌根的人?
劝完萧何之后,刘盈去找了白日醉酒偷懒的曹参,让他给也外放当县令磨砺自己的曹窋写信,也让曹窋滚回来。
曹窋为了不进一步被曹参寒心,刘邦暂且没有空闲的郡守位置给他坐,他宁愿外放去当县令。
曹参一如既往地令曹窋很寒心,明知曹窋为何外放,还毫不犹豫地写信怒斥曹窋,让曹窋滚回来给刘盈干活,丝毫不会反省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刘盈常以曹窋为镜,告诫自己不可对阿父阿母心软。阿父阿母会蹬鼻子上脸。
萧禄、萧延、曹窋三人需要萧何和曹参写信,才会乖乖回来。其余的老部下,刘盈只需要自己写信,他们便会自己归来。
虽然刘盈可以发皇帝诏令,强令他们归来,但刘盈还是选择了劝说的方式。
劝说后他们回来,就是自愿归来,自己没有强迫他们,才能更肆无忌惮地压榨他们。
“让这群已经有出息的勋贵子弟当教书先生,先进带后进,才能让年轻的勋贵子弟有更大的动力。”刘盈看了一眼过了晌午的日头,眯着眼睛笑。
年轻人对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同辈人,向来是不太容易服气的。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年长的同辈,只是因为晚生了十几年。
这等狂妄,毒打一顿就好了。
第164章 灵感光环初运用
刘盈在城里逛了一圈后, 天色还不晚。
他想了想,去找了蒙少府,去造纸工坊试一试自己的新光环。
蒙毅问刘盈为何在门口徘徊。
刘盈回答,他没找到鼎, 在想能不能把门口的镇宅石像举起来。
蒙毅气得举起手中的木牍追打刘盈, 把刘盈逗得哈哈大笑。
属官劝蒙毅:“蒙少府, 你越激动, 太子就越过分。”
蒙毅怒骂道:“我难道不知道吗?但我忍不住!”
谁能忍住不动怒啊!
属官叹气。忍不住, 那就没办法了。不怪太子总是招惹你, 且用同一件事招惹你。
蒙恬现在看到刘盈举鼎, 已经能淡然自若地夸刘盈力气大, 所以刘盈已经不在蒙恬面前举鼎了。只有蒙毅还会为这种小事(超大声)破防。
“你来做什么?”蒙毅用木牍敲了两下刘盈的背,气喘吁吁道。
刘盈这混账, 直到看蒙毅实在是跑不动了,才停下脚步让蒙毅敲打。
刘盈道:“来参观啊。”
刘盈不肯好好回答, 蒙毅便懒得问了。
少府也掌管所有宫廷作坊。蒙毅把刘盈领到宫廷造纸工坊, 吩咐管事的官吏好好照看太子后,就匆匆离开。
太子即将大婚, 他的工作十分繁忙。
刘盈让他们继续干活, 自己背着双手,在工坊里来回踱步。
刘盈虽然早早给造纸工坊提要求, 但他自己不知道如何改良造纸术,就算口头上说再多次降低成本, 改良技艺, 不过是空谈。
如今造纸工坊仍旧用的是浇纸法,即把以麻为主的原料所熬成的纸浆,浇在布帘上, 在太阳下晒干。
在刘盈的厚赏下,工匠们尝试了其他原料,都没有做出比麻纸更好的纸。造纸工具也经过了改良,但也没脱离浇纸法的范畴。
技术改良需要灵感。灵感来了,只需要一两年技术就可能多次更新换代;没有灵感,即使技术上没有瓶颈,也可能几百年没有突破。
造纸工匠们缺少的就是灵感。
刘盈在“基建狂魔”副本中所获得的,正好是“灵感光环”。
这个灵感光环的描述十分地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