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268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凌度仙更是心头发颤,四肢绷紧,险些就直接往后暴退。
他感觉到那个龙形轮廓一旦爆开,自己必然化作飞灰,连逃都来不及逃。
苏寒山虽然满脸汗珠,手指却依旧稳定,没有一丝抖动,并指一挥。
成千上万根祝融神针,从他手臂中迸发而出,冲刷在那个龙形轮廓之上,把其中大量的真气结构,全部刺穿带走。
神针源源不绝,直到把那些真气结构洗净,只剩下最初的五个烙印,这才停手。
“呼——”
苏寒山疲倦地吐出一口浊气,闭上眼睛。
“看来我时间赶的还是太紧了,果然不能一次成功啊。”
“这回失败,至少需要一整天时间来回顾整个过程,找找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说话的同时,五个印记已经飞回体内,脸上汗珠全部蒸发,干燥清爽,衣衫整洁如新。
凌度仙怔怔的看着那个龙形轮廓被祝融神针拆分洗净的地方,胸中逐渐的漫出一股怅惘颓然。
“……凌知府!”
耳边的声音把他惊醒,只见苏寒山眼神投向了他,似乎已经喊了好几声。
凌度仙轻咳一声,低头说道:“不知又有什么吩咐?”
“是货车发动机的事情,刚才搭建玄胎虽然失败,但是又让我有了一点感想。”
苏寒山说道,“你把那些图纸……”
话未说完,苏寒山脸色微变,看向东方。
旁边的贺宗也面露异色,朝着东面天空眺望。
他这段时间参悟蚁字金书颇有所得,结合原本武道境界,虽然还不能直接调动大量风水煞气,但已经能有颇为细致的感应。
松江府东部的风水病煞之气中,突然翻涌起大量死寂之意。
第233章 东海来客
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浅海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
这种现象,一方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另一方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
崇明岛,就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
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如今这座岛屿,东西长度将近两百里,南北宽度将近四十里,形如卧蚕,是全国最大的沙岛。
按照几年前清查户口的记录,岛上面居住了一万多户百姓,约为八万多人。
因为整个松江府近些年来贸易膨胀的原因,崇明岛上的风气也大受影响,做生意的人不少。
比如宋明时期就存在的沙船行业,得以复兴,大力发展,在南北之间运输白盐黄沙,利润不可小觑。
岛上出产的药材也有一百多种,在这方面打主意,做买卖的,不在少数。
但无论岛上的人平日里是种田、卖药,还是跟船远航,他们都还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渔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崇明岛这块地方,是咸淡水交界的地方,在渔业方面的资源,尤其丰富。
海洋水产中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墨鱼、海蜇、梭子蟹等。
长江水产中的河鳗、鲥鱼、鮠鱼、鲈鱼、鲻鱼以及蟹、白虾、青虾、蟹苗、鳗苗等等。
对于这些水产资源的半吃半卖,才是自古以来,崇明岛居民生存的最大保障。
在这里,家家户户门前檐后,都能够看到风干的渔货、腌制的咸鱼。
七八岁的小孩都懂得用网兜把活鱼兜住,收紧网口的绳索,系在河边的桩子上,让这些鲜货,直接在河里面养着。
他们会蒸鱼煮鱼红烧鱼,也会做鱼饭,吃法花样繁多。
但是抱着活鱼生啃这种事情,依然有点超出渔村妇人的接受能力。
她捂着自家女儿的嘴,战战兢兢的躲在自家门框后面,偷偷去看蹲在外面大水缸旁边的汉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