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太平令 第86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千百年后的事情,谁能知道呢?”
“既是要做梦,那么痛快一点又有什么呢?若是可能的话,就由我来开始这第一步吧。”
墨家巨子一时无言许久,道:
“但是,墨家子弟分散于天下,你又要如何去做?才能把这些力量汇聚起来?”
李观一道:“这就要感谢巨子你了。”
墨家巨子怔住:“什么?”
旋即视线微凝,看到李观一手中多出了一枚令牌,古朴雄浑,正是墨家巨子令。
在李观一前往西域之前,墨家巨子担忧李观一孤身前去,阻力重重,曾将能招墨家子弟前来,履行一诺的墨家巨子令。
这巨子令,李观一一直没有去用,只是收在手中,安静沉睡着,等待有朝一日迸发出烈烈的火焰。
而现在,此令落在了秦王的手中。
墨家巨子视线缓缓凝固。
墨色的袖袍微微翻卷,秦王盘膝坐在那里,握着巨子令,起身,在那袖袍的翻卷之下,墨家巨子几乎感觉到一种炽烈下火焰开始汇聚起来。
是日,秦王召天下之墨家。
墨家,归秦。
第13章 侠!
冬意渐深,林叶萧瑟。
北地,西域自不必说,都是中原之人口中所说的苦寒之地,在如今这个时节,落雪纷飞而下,开口说话呵出去的热气都已经化作了大片的白雾。
在更偏南方的小镇里,日子也渐渐冷下来了,不起风的时候还好,阳光落在人的身上,多少还可以给人一种暖烘烘的感觉。
一旦起风,那风就像是冷刀子一样,往人的怀里面去割。
人们都习惯性地去裹紧了衣裳,避免冷风,可这些时日里,却是比起往年要好受许多了,新政下来了,竟然有来自于西域的羊毛做成的衣服送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价钱竟然相当低,物美价廉。
小镇里面的百姓也都换上了衣裳,往日大家都觉得,换一个城主,换一个头顶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可是连番新政,还有这些暖和便宜的衣裳,逐步修筑的公学。
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才觉得有些不同了。
赵老七今儿早上,呵出一口气来,吃点东西垫巴垫巴,然后穿着新的衣裳推开门去,迎着冷风去买东西,看到小家伙们跑去公塾读书习武,顿时觉得这日子也挺好的了。
前面见着了一位女子,赵老七立刻精神起来,把自己的衣裳都收拾好,把额头前面的杂毛儿也都给捋顺了,然后露出笑容:“是羽姑娘啊,今日倒早。”
那位羽姑娘微笑回礼,闲聊了几句之后,才离开来。
赵老七看着羽姑娘的背影,有些钦慕,却也不敢过去。
这小城镇里面的人不多,是几年前有这样一位姑娘来到这里的,素来一身深色颜色的衣裳,手掌带着一双皮质的手套,覆盖了整个手掌,衣裳垂下,遮掩手臂。
似是说自己的手臂曾经出了些问题,所以不愿意露出来,害怕吓唬到大家,这镇子里的人们仁善,自也不愿意提起这样的事情。
倒是也有些不着调的年轻人,见人家长得好看,就乱来说话,非得打算看看人家的手臂,被镇子里的老丈抡起拐杖,从镇子东边儿打到镇子西边儿,哭爹喊娘的,在这事情之后,自然也没有谁敢说这些了。
那少女有个很奇怪的名字。
羽君约。
很少见的姓氏。
不过有听说,似乎是她自己去起的名字呢。
这样小的镇子里,百姓本来就不多,日子也平静,她来到这里之后,倒是给这镇子增加了些的涟漪和变化,就在这里和一位老人一起生活。
那位穿着墨色袍服的老者常常在外面奔波,这位少女就成为了这里的大夫,给镇子里的人治病,还教导愿意学习的孩子们去学习乐曲,教人们识字。
后来,后来秦王殿下的政策来到了这里。
有一个穿着黑色的甲胄,穿着绯色战袍的校尉来到了这里,把百姓召集起来,宣读新政,把原本镇子里那些个大人物一个个拎出来,让百姓把他们的错过都说一遍。
这些事情之后,就开了公塾,让孩子们来读书识字,那时候,羽姑娘就去,教导医术,还有文字,她的琴音很好,好到了原本公塾里来的那位先生都惊呆了。
已经五十余岁的琴师是从城里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