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勒石郡的盐价与别处相比,一斗要高出五百钱,就这样很多人还买不到。一升盐足够一家子吃上一年了,如果有盐,谁想去吃粗茶淡饭。
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生怕晚了捞不到这样的实惠,人都有从众心,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去官署签字画押,领了良种。
没错,就是官署。
唐元益一直防着都监大人,却没逃过许逸宁的算计。也怪他先入为主,又以貌取人,万万没想到看着斯文灵秀的前朝太孙竟然会使出那样阴诡的招数来。
事情还要从水泥说起,勒石城的城墙和街道变化实在太过惊人,下辖各县的官员听到了消息,就都坐不住了,或是自己前来,或是派了手下得力的人过来。
眼见为实,等他们真的亲眼看到后,心思顿时就活络起来了,这样的好东西,谁不想复刻到自己的县里去。不说后续带来的好处,单是这条路本身就是政绩。因此在证实传言非虚后,一个个或是晓之以,或是动之以情,或是哭之以穷。总之,都想要水泥墙,水泥路。
唐元益身为郡守,本就有义务督导下属县城事宜,诸如劝导农桑、教化百姓、修桥铺路等等,可如今这事儿他还真办不了。
都监大人这么大手笔,那是因为水泥的制造方法掌握在人家手里,从头到尾没用到郡衙的一个子儿,也正因如此,在都监大人动员城中百姓铺路的时候他才没插手。
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事出有因,毕竟修墙铺路本就是监管所的任务。
底下这些县城却不一样,唐元益可不好去支使都监大人手底下的人。退一万步讲,就算他舍了老脸把人派出去,可他手里也没水泥呀?杂货铺倒是有卖的,但郡衙中银钱有限,他就是想给下面拨款,也是有心无力。
他既不能空口白牙地答应这些县官,也不想让都监大人将手伸到下面去,所以只能尽力打消这些人的念头。
衙门里前后闹哄了小一个月,终于消停下来。唐元益还以为是自己将人说服了,等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他每日苦口婆心、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位许少爷已经舌灿莲花,以他的名义,让水泥坊在各县开花了。
这事还是双裕县的一位耄老前来郡衙拜谢,唐元益才知道的,他耳中听着老丈的溢美之辞,一颗心却似泡在了黄连里。原本他还心存幻想,这下子是彻底撕掳不开了。
等到将老人家送走,他立马召来成鼎,人家都把水泥坊铺到别处去了,他竟然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这里少不了成鼎掺和。
第145章 落魄少爷的影卫老攻20
成鼎很快就来了, 唐元益开门见山道:“王家坞的水泥坊开到下面去了,你为什么没有及时禀告?”
成鼎瞄了一眼他的面色,说:“事情太多, 一时忘了。”
唐元益一拍桌子:“成鼎, 你糊涂啊。”
成鼎沉默半晌, 开了口:“没第一时间和你说是我的不是, 可如今的勒石城什么样你也看到了。我活这么大岁数, 还是第一次知道勒石城也能和繁荣搭得上边。双裕县是我老家,我也想让街坊四邻的心里乐呵乐呵。”
成鼎承认,这件事是他的失职, 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儿就是想拦也拦不住。反正现在生米煮成了熟饭,实惠已经落到了身上, 老唐便是知道也无济于事了。
唐元益压着声音说:“那位许少爷什么身份咱们都清楚, 他如今说话可不比周大人差,这里面有些事儿你不知道, 需得琢磨着呢。”
成鼎哼笑一声:“我怎么不知道, 那两位不就是舍了水路,走了旱道吗?”
看到唐元益惊讶的眼神, 成鼎有些得意,只是很快面色就严肃起来了:“我虽然是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却也没到老糊涂的时候。”
唐元益听出他话里有话, 作洗耳恭听状。
“周大人自打来了咱们勒石郡,表面上只管着王家坞,背地里可没少动作,他手底下的人经常出城,勒石城四个城门, 愣是做到了雨露均沾。尤其是都监府建成之后,人手比之前多了几倍不止,这人总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吧。去岁湘牧和廷源两郡都起了兵祸,这天啊,迟早还得变。”
唐元益听他这样说,更是诧异:“你既然知道,为何——”
成鼎扯开嘴角:“我只是在想,若是周大人据勒石以自立,以后这里会变成何等模样?”
唐元益没想到他比自己还敢想,这哪里是他熟悉的那个莽汉,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透过他。惊异的同时心里又有种诡异的安稳,仿佛找到了同盟一般,当下只戏谑一句:“你又瞧出底细来了?”
成鼎自嘲道:“咱们一个流放的地儿,有什么可怕的?”
就在两人谈话次日,许逸宁便上了门,与唐元益商议粮种的推广一事。
事关民生,必须得有他这个郡守背书。
唐元益看着对方的笑脸,却是乐不出来。千防万防,他还是败在了对方的步步为营之下。
唐元益收回思绪。如今,暑气正浓,田野里往年常见的豆子只占了很少一部分,粟米更是几乎绝迹。
此时地里是长到一人高的玉米杆,上面支出的部分便是果实了。至于趴在地上,缠缠绕绕的是红薯藤,它的果实长在土里面,尽管看不到,唐元益也并不担心,之前周大人还住在郡守府的时候,曾经让人给他送过一小篮子,软糯香甜,十分可口。
唯愿产量真的如当初许少爷说的那般,否则也不知要怎么收场。
唐元益在为收成担忧,许逸宁也是一样。
虽然他现在不愁吃穿,曾经的经历却让他饿怕了,饥饿能够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将宅院中所有的空房间都装满粮食。
秦疏是有大神通的人,他说红薯和玉米会高产,那就一定会。
可没到收获的那一刻,谁知道中间会生出什么变故?
就他所知,史云钊暗地里可搞了不少小动作,虽然都被他们化解了,但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