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碍着有人在,不好闯进浴房,只能先将衣裳随意套上,等她盥洗好了出来再说。
而在云娆出来之前,赵铁也终于被潘姨娘放进了后院。
“……昨晚属下三番四次地请见,夫人都不许人进来打扰,刚才总算松了口,赶紧就赶来了。”他将情由简单交代过,又道:“昨晚宫里连着传来了两道口谕,请将军尽快进宫,皇上说是有要事安排,千万别耽搁。”
裴砚皱眉,“两道口谕?”
“是啊。昨晚宫里闹成那样,御前贴身伺候的人肯定动不了,派的都是小太监。属下也是仗着这一点,才敢稍稍拖延。要不然,若是皇上跟前的大太监亲自来,死也得闯进去把将军摇醒。”
闯进去打扰他跟云娆吗?
裴砚心里暗哼了声,倒也没跟赵铁多说什么。
不过宫里连发口谕召他面圣,想必是要要紧事情的,耽搁太久了终归不太好。
裴砚来不及沐浴,只能就着铜盆洗脸漱口,先将衣裳穿齐整,简略跟潘姨娘交代了情由。等云娆磨磨蹭蹭地盥洗完了,垂着脑袋走出来,裴砚已暂且将旖旎缱绻的心思压下,将昨晚宫中的变故简略道明。
云娆听罢,几乎目瞪口呆。
“庆王杀了太子试图篡位,他既已死在将军箭下,如今就只剩两位皇子了。听说皇上进来圣体欠安,这样急着召见将军,莫非是为了宁王?”
她在闺中时听的都是父兄口中的忠君爱民,怎么都没想到庆王会做出这样悖逆的事。
裴砚隐约能猜到承平帝的打算,只是还没有十成的把握,便颔首道:“大约是吧。这场宫变背后牵扯了不知多少人家,近来京城中必定不安生,凡事都需小心留意。”
他又叮嘱云娆和潘姨娘一些药留意的事项,随便对付了几口糕点之后,便骑马跟赵铁匆匆进城去面圣。
这事来得太仓促,云娆跟潘姨娘将他送出院门,瞧着那道消失在原野里的背影时,才渐渐回过味来。
最得承平帝钟爱的太子和庆王都已死了,淮王并不太受帝王看重。
所以,宁王也许有重得赏识的可能。
若果真如此……
她跟着潘姨娘慢慢走回院中,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却还是都是裴砚的身影。
第51章 结局(下):身孕 前路自有……
如同裴砚和云娆所料, 承平帝这回急着召裴砚进宫是为了宁王。
一夜之间折损了两位最得器重的皇子,且又是兄弟阋墙之祸,承平帝纵然年已花甲阅事无数, 被儿子亲手逼到绝境之后, 哪怕情势折转危机化解, 到底还是被气得吐了血。
他原就病着, 这样一闹, 哪里还支撑得住?
昨晚秉雷霆之怒处置了叛乱的禁军,重新命人布防宫禁,等那口气消下去, 便又倒在了榻上。
京中一时空虚,外头却有虎狼蠢蠢欲动,淮王虽也有点儿能耐, 却还没有能稳住京城局面的手腕。
无奈之下, 承平帝只能寄希望于从前并不太喜欢的宁王。
急着召裴砚进宫,就是想让他尽快赶往岭南去接手乱民的事, 好让宁王火速回京, 与淮王一道坐镇大局。
这般安排,裴砚自然不会违抗。
从皇宫出来之后, 视线扫过清冷闭户的街市和四处清查逆党的禁军,一面让赵铁去枕峦春馆取几样东西,一面策马径直奔三水庄。
到得那边, 正好午饭已然齐备。
婆媳俩好容易等待他回来,忙喊到厅里去洗手用饭。得知承平帝欲将京城的局面交予宁王,饶是潘姨娘身在后宅不问外事,也忍不住颔首道:“宁王殿下熬了这么些年,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比起昨晚那两位, 他的能耐与胸怀才更适合接手这江山。”
她亲手给儿子布菜,又道:“你这一趟南下,大概多久能回来?”
“按照宁王先前递的消息,原本腊月底差不多能结束。如今京城有了变故,难免波及平乱的事,怕是要稍微多耽误些时候。”
裴砚对三水庄的防守很是放心,只向云娆叮嘱道:“这一场宫变,又不知会株连多少人家。你若回府里住,凡事务必留心。尤其是跟大嫂有关的人——”
他今日走得匆忙,还没来得及跟云娆细说昨晚的事情,当着潘姨娘的面不好提别的,只是道:“你被人从百福庵劫走,就是她和永康公主的安排。如今她想必已被捉了,却难保旁人不会念着旧恩,不知死活地为她做事。”
这道理云娆当然明白。
昨夜若非裴砚和裴元铮有所防备,一旦庆王得逞,如今的薛家恐怕就又是炙手可热的从龙之人了。
成败之间,暗存怨怼是可以预料的事。
“好在府里还有贺峻,不至于让人伤了我。至于旁的,外头还有宁王妃这位救兵可以搬,将军放心就是。”云娆迎着他的视线,莞尔笑道。
她能将他先前的叮嘱放在心上,裴砚自然放心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