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直接向文惠帝讨要权力,协助管理起宫廷礼制。
二是主动找到舅舅赵泽源联手,几次藉着进入御书房的机会偷看文惠帝对奏折的批阅,或是当面试探文惠帝的口风,将得到的消息转达给赵泽源,以便他在朝堂上说出符合皇帝心意的话。
三是她用月俸在公主府内养起幕僚,领着一群人每日商讨时下朝政。
再然后,边境动乱,传来西撒部落要求和亲的消息,林蕴霏就此处于风口浪尖。
向文惠帝与赵皇后央求无果,近乎绝望的林蕴霏在听说文惠帝欲前往临丰塔寻国师谢呈占卜聊定此事后,连忙去临丰塔苦苦央求谢呈,得到的仍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
彻底失去了希望,她颓然回到府中等待和亲的圣旨,却在两日后得知和亲人选是二公主而非自己。
自此,林蕴霏不再天真地将她的命运寄托在旁人的施恩上。
她意识到想要完全而绝对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唯有摘得世间最高权柄!
是以林蕴霏真正走上了那条难于上青天的谋权路,后因根基单薄成为了夺嫡浪潮中被筛下的顽石,更被打上“妄议朝政”“天降妖女”的恶名。
大抵是天道轮回,那年三皇子初登帝位,他的胞妹二公主因病在塞北香消玉殒,西撒部落再度向大昭求娶公主。
彼时文惠帝驾崩不过月余,按说皇室内不得有婚嫁。
新帝却不顾群臣意见,扬言西撒部落与大昭的和睦是先帝毕生所求,绝不可怠慢。
林彦大手一挥,下旨让彼时臭名昭著的林蕴霏前去和亲,此后的事清晰如昨,她在和亲途中遭遇歹人刺杀,死不瞑目。
回忆至此终结,林蕴霏揪着袖子的手渐渐松了力。
现今重生的林蕴霏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反倒对和亲一事生出几分感激,假使没有这件事,她也不能脱胎换骨得见一方新境。
眼下她携着前世记忆重回此局,在许多事上便能预先排布,比之前世步步未知的境遇已好上许多。
这一次她该如何破解和亲一局呢?
虽说她大可顺水推舟,但林蕴霏还是想要抢占先机。
第3章 抬眼迎上对方那双着实令人见之难忘的烟灰色双眸。
往复记忆中,林蕴霏抓取了一个关键的人物。
思及谢呈此人,一双浅淡如云雾的灰眸立时跃入林蕴霏脑中。
前世林蕴霏与谢呈的交集不算多,却也绝不少。
她不仅在和亲一事上与对方交过锋,此后谢呈作为三皇子林彦身边最得力的军师,在夺嫡之争的暗处与林蕴霏屡次交手。
林蕴霏对谢呈的态度绝非单个字眼可以囊括。
在夺嫡的制胜关头,若非谢呈用“天生异象”给三皇子冠以“天命所归”的名头,非嫡非长的林彦绝无可能登上皇位,那么林蕴霏或许就不会遭遇之后的惨死,按理说,林蕴霏是该怨恨他的。
但俗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1”,谢呈并非有意要针对她,还赠予过她八字谶语,正是劝说她迷途知返。
是林蕴霏铁了心要以卵击石,屡屡败坏林彦的计划,引得林彦记恨,最终不得好死,而谢呈在其中不过是个推波助澜的角色。
哪怕抛开这些,林蕴霏还是无法记恨谢呈,只因对方曾在她最狼狈的时刻施以援手。
彼时她陷入林彦的设计,名节被污,被拘禁于公主府内,非圣旨不得外出。
那日与今日一般,外头也下着难闻人声的轰然大雨,林蕴霏在府内饮下不知多少盏烈酒,忽而听见角楼传来的悠长钟响,拢共十声,那是帝王驾崩时才有的典仪。
林蕴霏从没听过那么刺耳且漫长的钟鸣,每一声都似无情刀刃,在她心上剜出一片血淋淋的肉糜。
文惠帝驾崩了。
这个念头仿佛是蚀骨蚊蝇,残忍地萦绕在她的脑际。
那个高坐龙椅的薄情皇帝亲手掐灭了她对慈父的幻想,现在他终于被苍天夺去一身荣华,即将成为泯然黄土,她应该快意大笑的。
但她没有那么做,林蕴霏在不知所起的嗡鸣声中想道,她要去见他最后一面。
挟着一身酒气,她匆匆进了宫。
途中马车的横木不知为何断开,惊惶四散的马匹在宫门前发出嘶哑的吼叫,车内的她被撞得发髻凌乱,不可谓不狼狈至极。
时不待人,林蕴霏当机立断跳下了马车,不顾身后车夫的叫唤,提起裙摆向清宴殿奔去。
斜跳的雨珠旋即打湿了林蕴霏的面容,雨幕在她眼前形成一道隔不断的帘子。
她只能凭直觉往前方那座被大雨吞噬轮廓的殿宇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