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间,她又恢复了往日谢呈熟识的姿态,不掩锋芒,力争上风。
“恐怕要让殿下失望了,”谢呈用目光隔空描摹她眉间极难察觉的愁绪,不自觉地摩梭着指腹,“在下口拙,说不来漂亮话。”
赶在林蕴霏开口之前,谢呈又道:“古话道‘万事开头难’,女学创立才不过十几日,殿下不必着急未雨绸缪。今时那些博士还未改观,并不意味着来日他们仍持有成见。”
“女子入学读书实为前所未有,他们一时不理解亦是人之常情。殿下这般焦炙,不仅是苛待了他们,更是苛待了自己。”
他有意讲得温缓,话如涓涓细流淌入林蕴霏心中。
事实上,林蕴霏在重新坐下的那一刻便汇拢整理了大半的思绪,谢呈的这两句话不过是锦上添花。
林蕴霏总算明白了为何皇室中的许多人得空闲时,都爱去净胜寺礼佛烧香,与寺中方丈高僧打坐讲佛,以此来静心舒气。
谢呈虽不是得道高僧,但与他谈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勾起朱色唇瓣,林蕴霏流转粼粼眼波,自省道:“国师讲得极是,近日我的心眼为迎头诸事所遮蔽,不免想得狭隘了。万事皆不能一蹴而就,何况创办女学本就不易。”
“若非国师予以开导,我自己定要郁结上几日才能开怀大悟。”她眉心积滞的郁气明显散去,代以祥和貌。
“正是这个道理,”谢呈暗暗舒展五指,自然搭在膝上,“殿下心志高远,迟早都会想通,谢某不过是提点了两句,最终造化如何还是得仰仗殿下自己。”
此刻林蕴霏心情异常地开阔,好比久旱逢霖,整个人都透露着喜气。
是以她看谢呈格外顺眼:“国师不必自谦,你便是随意讲上两句话,外头众人也会趋之若鹜,奉为圭臬。”
“我在女学内见了那些迂腐不知变通的学官后,心中生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谢呈配合她的绕弯子,向前微倾身子问:“什么想法?”
林蕴霏还未说出来,自己倒先一哂,随后笑得如风吹柳条。
谢呈没问她因何而笑,静静地看她将嘴角高高提起,眸中浮起直至心底的笑意。
“对不住啦,国师。”林蕴霏好一会儿才止住笑,两边脸颊都发酸。
她尽力压平不听控制的唇角,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正经可信:“我想的是如若国师能来学宫当博士,那该有多好。”
“好在哪里?”谢呈面上难得露出几分错愕。
林蕴霏的瞳仁中清晰地映着一个他,为她打破对方惯有的沉静感到得意:“国师视天下男女为同仁,授业解惑时必然不会有所偏私,这便是我心目中女学学官当有的样子。”
听了她的解释,谢呈眸光滉漾:“原来如此……但此事听起来似乎并不好笑。”
“国师当博士自然算不得笑料,但如果是国师摇头晃脑地捧着经典诵读呢?”想到那个场景,林蕴霏又将嘴歪到了耳根。
第45章 林蕴霏想赢,就得彻底收服他,不论手段。
对面的谢呈似是也想了下那个画面, 轻笑出声:“倒确实有些滑稽。”
“话又说回来,以国师的容颜气度,做起这样的举动应也不会太滑稽, ”林蕴霏想不出具体模样,扫了两眼谢呈, 嘟囔道,“说不准还赏心悦目呢。”
“殿下说什么?”听不清她的后半句, 谢呈问道。
“没什么。”林蕴霏打马虎眼,将话带过。
谢呈听出她不想说, 另起了一个话头:“可惜谢某才疏学浅, 并不精通四书五经,无法替殿下去女学中当博士。”
“怎么会呢?我观国师写得一手好字, 胸中又有千万丘壑, 哪怕担不得满腹经纶一词, 总也是殚见洽闻之人。”林蕴霏质疑道。
“殿下属实是高看我了, 我不是在自谦, ”谢呈一挑嘴角, “‘术业有专攻1’,我随庆平大师回到临丰塔后,学习的是卜筮天文、佛法玄理,不曾有多余时间学习经典。”
“至于那一手字,是庆平大师另外命我练的。毕竟日后我得誊写经文,字总不能写得太差。”
林蕴霏不置可否, 追问:“国师不是十二岁时才被庆平大师带回临丰塔吗?在遇见庆平大师之前的那些年岁,国师难道未曾读过书吗?”
“殿下适才说我对你的事了如指掌, 我瞧殿下对我也不遑多让。”
他话间意味深长,直指她说出了十二岁这个精准的字眼。
“国师的事迹在大昭街头巷尾广为流传, 我能知道也不稀奇。”林蕴霏抬手摸了摸耳根,心想她在此人面前掉以轻心了。
谢呈垂下眼不欲追究,冷不丁来了句:“谢某是孤哀子。”
未有料想会得到这个答覆,林蕴霏一时愣怔。
回过神来的她为自己无意间的冒犯向他道歉:“对不住……提到了你的悲事。”
“无妨,这不是什么不能讲的事,”谢呈语气稀松地将他的身世讲下去,“双亲死前将我托付给邻曲照料。他们待我几如亲子,但世事难料,几年后村中突遇旱害,庄稼颗粒无收。屋内稻粟见底,他们被饿得面黄肌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